hr伙伴们,愿君安好:
前几天和一个hr老朋友吃饭,和他聊起最近一段时间的各种热点新闻。
从人工智能chat gpt的疯狂浪潮,聊到山东淄博的“一夜走红”,我们两个都不约而同地觉得,未来人们会对一种东西愈发重视。
人情。
后疫情时代,急需重建的不仅仅只有经济社会秩序,人们被生活压力击垮的内心同样需要修复弥补。
而人文关怀,恰恰是可以帮助我们个人打破“偏差正常化”,迎来崭新生活的有力武器。
01 比标新立异更难的,是重归“本心”
“偏差正常化”这个概念听起来很陌生,但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工作生活。
最近山东淄博的爆火就印证了这个概念,也可以说这座城市的“成名”,就是当下打破“偏差正常化”的最成功案例。
这座几乎从未在旅游季抛头露面的齐鲁小城,看上去是如此的“普通”而又特别。
“普通”在于那种阔别已久的熟悉感,让人觉得自己曾经就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而它的“特别”,也是因为这种我们已经遗忘许久“熟悉感”。
大家其实都明白,淄博的爆火一定不是因它的烧烤。如今五花八门的华丽城市“特色”实在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诚信,实在,烟火气。这些并不华丽的辞藻,组成了人们对淄博心驰神往的全部理由。
为什么我们对淄博赞不绝口?因为它不仅在所谓“乌烟瘴气”的旅游市场里依然固守诚信,更重要的是淄博这座城市展露出的精神,同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难以看到,也不敢相信的“发光点”。
环境的紧迫,生活的施压,人性的善变,我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带上了不一样的面具,并同时为了保护自身舍弃掉了那些我们本来美好的品质。
而外界又持续向我们输出着负面的反馈:
职场里不能太实在,同事勾心斗角是常态。那个公司不加班,那个公司不画饼;别在公司交朋友,职场里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交心的同事。
生活里不能不谨慎,十商九奸,旅游都会被宰;见义勇为大部分没有好报,热心市民没那么好当,你看那个扶老人小姑娘、抓小偷的小伙子都是什么下场?
于是“大家都这样”的观念开始慢慢将我们占据,“偏差”趋于正常,矛盾的双方都被拉入了这个怪圈,往复循坏,让人开始变得麻木,对于美好的向往也变成了质疑。
所以当淄博的城市品格接住了舆论的质疑声声时,它就像一个闪耀“异类”一样,在所谓“世态炎凉”之中,带给人们一丝温暖。而这体现人们在后期疫情时代对于人文关怀的急切需求。
淄博重拾了生活中该有的良性一面,在大家“随波逐流”的趋势下,它却甘做逆流,打破“偏差正常化”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优势,给了其他城市实现成功的另一种参考和方向。
希望淄博的热度能一直保持下去,更希望这种热度能够被其他城市吸纳,逐渐冷却下来,成为一种人们生活的常态。
02 关于hr的思考:突破“偏差”,需要制度和个人相互助力
淄博的成名确实有网络造势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它具备能够“成功造势”的资本。
这种资本,来源于两点:
一是当地人民一直以来对于诚信服务的坚守,形成了一种当地的文化共识。
二社会制度的监管和激励,是促进和巩固这一共识的关键因素。
这二者相辅相成。政府机关出台制度,进行高效的市场监管,通过激励和监督的双重手段,让商家逐渐形成一种意识:只要自己坚持底线,真诚对待消费者,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在这种制度产生好的效果之后,商家也会自然而然地把物美价廉、诚信经营当成自己的服务理念,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慢慢由“外趋”变为“自趋”。
而对标到职场之中,这种制度和个人意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是值得借鉴和效仿的。
接触人事这个行业之后,我会发现,其实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双方都不想迈出解决问题的那一步。
企业觉得自己发了工资,员工就该全身心给自己卖命,不肯放下姿态的同时过分追求效率,用严苛的制度让员工“屈服”,榨取其剩余价值;
而员工这边,一方面由于公司的压榨,得不到成长或享受生活的机会,心态开始变得消极。因为他觉得不管怎么做,压迫都不会停止,倒不如得过且过,明哲保身;
另一方面,公司制度缺少人性化,也会加剧内部员工关系的紧张。相互之间为了达成自我利益二“斗智斗勇”,公司冰冷的处理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处世态度。
这样下去,矛盾双方都将彼此眼中的“偏差”正常化,处事思维都固化,以为这种节奏就是职场的“本质”。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企业方面就难以再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员工个人也陷入思维定势,成长势头停滞,在大环境的驱使下,被迫认可自己的“普通”。
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逆流该出现的时候。比前行更难的是“调头”,就像淄博成为全国人民眼中的旅游界逆流一样,突破偏差,回归初心,说不定就是让你重新变得与众不同,重新找到新方向的“另一扇门”。
我一直觉得hr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通过规划制度来调节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而在人们对于人性关怀越来越重视的今天,hr的使命感会变得愈发强烈,制度的优势往往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胜负手”。
我们其实更需要率先形成打破“偏差正常化”的意识。企业制度的创新和优化在今天看来,大部分都是在于人性化方面的建设。现如今很多大厂和新兴企业都开始思考人才的培养与存续的问题,职场的风气需要修正,修正需要通过制度来逐步完成,而这背后又需要广大hr的共同的努力和意识觉醒。
不想给大家太多压力,毕竟有些事情做了并非能如愿,但你的选择总归会让自己得到成长。姑且只是对于最近的事情有感而发,不过我从始至终都认为,hr即是务实的行动派,也是那个在职场中的理想主义者,二者并不冲突。
人应该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承担些看似不相干的责任,这样你在前往这个目标的路程上才不会感到迷茫匮乏,反而自得其乐。
16
5
6
分享
6楼 锋寒
有些事情做了并非能如愿,但你的选择总归会让自己成长,确实
5楼
回归本心!
4楼
学习分享,谢谢
3楼 吴飞强
是的,不管商业形态、职场形态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最后会发现一切商业的本质都会回归到经营人心。只要爱不增加,一切都很难改变!
2楼
偏差正常化已成常态,重归本心的状态俨然令人心驰神往~~最近也和圈里的朋友谈到“幸福指数”的话题,看了作者美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说的太好了,点赞!
1楼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