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知道,“时间管理”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而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时间管理者和职业化的人,减少时间浪费的现象,的确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既然我们要提升时间利用效率,那我们就要对时间的利用有所改善。
【接上期,即2023年9月1日的《时间管理之十五》】
我们今天继续和大家交流一下之前的时间管理系列话题。
在上一期中,我和大家分享了作为管理者,在横向管理合作中的时间管理,在这一期中,我将继续和大家分享作为管理者,在横向管理合作实践中,对现实数据的两种关注点有什么不同的区别。
我们来看一看,比如说有这么样的一句话:某经理对别人不尊重,各位,你来感受一下,它指向的是事实呢,还是你的评论呢?
小王总是迟到,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
小李花钱大手大脚,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
前台人员不够礼貌,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
您呢,把这四个想一想,哪个是事实,哪个呢是评论?我相信在我说的时候,您可能自己已经做了一个思考,在头脑当中做了一个衡量,到底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数据?在以往的经验当中,我们发现,多数人认为,第一个评论,第二个事实,第三个事实,第四个评论。但是,我们说以往当中可能会有这种情况,而我不清楚您自己给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某个经理对别人不尊重,是事实还是评论呢?它是一个评论。那么小王总是迟到,当您模糊不清的时候,很多人或者说认为这是事实的话,那我们看第二个描述,上个月小王迟到了六次,它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那如果说您认为上个月小王迟到了六次是事实的话,您看这“总是迟到”的描述,那它就是一个评论。
那么也就是说,刚刚我所描述的那四句话,你发现它其实都是评论,大手大脚,不够礼貌,何为大手大脚?何为不够礼貌?说您换种描述,他挣五千,花了八千,那他可能是大手大脚。说不够礼貌是您的评论,那什么才可能是事实呢?客户来的时候他没有站起来,打接电话的时候也没有说您好,这可能是事实。
所以,在横向管理的时候,本来各自没有归属,也没有领导职权,您要是用了很多的评论来去谈的时候,您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但对方一听呢,他心里面可能就会很恼火,因为评论、判断,可能会引起内疚或者引起反击,而只有描述事实,才可能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我建议在横向管理当中,为了避免时间消耗在无谓的争执上面去,我们要多说事实,少谈一些评论。
其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比方说,您的孩子从洗手间里边出来了,他没有关灯,你一般会跟孩子怎么说呢?很多父母是这样说的:我说多少遍了,关灯关灯关灯,你怎么就不记得呢?这个你怎么就不记得呢,它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那么孩子会怎么反应呢?下一次孩子又会怎么做呢?我相信大多数家里的孩子下次还是这样,因为你的指责他可能会引起反击。
那你不如就描述事实:你看你从里面出来了,可是洗手间的灯还亮着呢,这样是不是就很浪费啊。当我们这样去描述事实的时候,他可能,哦,就去把灯关了,或者你加一个请求,你把它关一下,他可能去把它关了。所以,描述事实比评论将更有力量。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下午三点钟约好了a同事给你发一份传真,到下午三点半了,你还没收到这份传真,那么你拿起电话来想问一问情况,你会怎么跟你的a同事去说呢?如果你是这样说的话:哎,你那个传真怎么还没发过来啊?各位,你来想一下,你所描述的是事实呢,还是评论呢?是哪一个呢?我相信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这肯定是事实啊,确实没收到嘛;也会有很多人有疑惑说,到底是事实还是评论呢?那么,我认为这句话其实是一个评论,而不是事实。
那什么才可能是事实呢?您想一想什么才可能是事实?事实是:我还没有收到这份传真,这是事实。你怎么还没发,它并不一定是事实。而当你的描述,只是你的判断或者是评论的时候,对方可能就会跟你急,就会增添很多无形中的烦恼,会把该用在重要事情上面的时间放在扯皮上面去了。你就是没发嘛。我怎么没发呀?对吧,时间呢,就这样匆匆、匆匆地过去了。所以说呢,第一就是,描述事实而非评论。
当然了,你要想让这事实变得更客观、更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谈事实。第一是我的角度,第二是责任相关人的角度,第三是第三视角,从这三个角度来谈同样一个事件呢,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像前面我们说的聚餐那样的一个事情,我看到了什么?离开这个人呢,我问了问,他是怎么说的。还有你们所观察到的,你们有什么发现。这就是三个视角,我的、相关人的、第三个的,那么它会使得这整个事情的客观性得到加强,有助于我们去了解现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当我们拿到第一手资料,现实情况以后,就该分析原因了,它就像侦探一样,对吧。
我们说在部门合作当中,既然有问题存在,那么问题到底是出在哪儿呢?原因何在?我们要去分析,分析才能够去解决。而在分析原因当中,我们是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次聚餐的时候,那个原先计划三个小时,结果就半个小时,很多人就已经走了,这是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大家思考一下,大家凭你们的经验,大家通过我们现实情况的一种观察或者了解,原因可能出在哪儿呢?那这就是提出你的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去思考这个问题。这时候要注意,切记武断,我认为这问题肯定是出在哪儿哪儿,因为当你一个人所说的,它不一定是真实的,您倒不如邀请别人一起来去思考,不是有这么句民间俗语么,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也是一样的,就是集体智慧可能看问题的视角更多,使问题所呈现得更全面。所以分析原因的时候呢,不要先自己去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是邀请其他人一起来思考,那么当很多人把思考的结论都说出来以后,尽量不要打压,你说的那根本就不对。人家本来就不一定是他的一个“要事”,当我们在尝试去打压或者指责别人的时候,算了算,我不说了。你发现没有,您这个合作、这个横向管理呢,就不好实现了。所以说,别人在说的时候,不管是对也好,你认为是错也罢,先听、先记录下来,回头再说。这是分析原因里面的第一步,先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思考。
那第二步是干什么呢?我在下一期中将继续和大家分享。
【未完待续】
9楼 渗透
学到了 多多写这方面的东西 很接地气
8楼
打卡
7楼
传真那件事,应该怎么问呢,是不是应该说“传真我还没有收到,会不会中间出什么差错了?”
6楼
谢谢分享
5楼
打卡学习
4楼
学到了
3楼
意犹未尽。
2楼
说事实,而不是贴标签。
1楼 大卡
本篇文章来自 lhyx胡许国老师的分享。大家可以点击老师头像订阅,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老师多多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