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优秀人才,又缺乏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仅依赖末位淘汰,即使淘汰再多的不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能凭空产生吗?
我们所谓的末位淘汰,一开始方向就是错的。韦尔奇曾表示,他的末位淘汰目的不是淘汰低效率员工,而是通过末位淘汰,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
以高中为例。如果是一所普通高中,即使坚持每月淘汰掉10%的不合格学生,剩下的就是优秀学生?这个学校很快就能跻身重点?
如果是重点高中,即使排名末位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差生,只是这个阶段不够优秀而已。实际上,学生是否优秀,和有没有采用末位淘汰并无直接关联。重点高中不采用末位淘汰,但并不会影响其江湖地位。
从学校到企业,逻辑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优秀人才,又缺乏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仅依赖末位淘汰,即使淘汰再多的不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能凭空产生吗?
末位淘汰最早来之杰克韦尔奇的活力曲线利润,将员工根据才干和贡献,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a类员工占20%给予奖励,c类员工占10%要给予处罚或者淘汰。
末位淘汰制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员工虽然完成了公司的指标,但排名末尾,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要辞退员工,就是非法解雇。如果持续淘汰此类员工,公司差不多就是行业的黄埔军校了。
第二种是公司制度中没有业绩指标,但员工的业绩排名最后一名,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要辞退员工,也是非法解雇。
第三种是公司有具体的业绩指标,但员工没有完成并被列入当月的淘汰名单中,此时公司不能直接辞退员工,只能对员工进行再次培训或调岗。
如果你所在企业就是个中小企业,推行绩效就想采用末位淘汰,就有点拍脑袋了,毕竟有的公司小到10%还凑不够一个员工。
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萝卜好几个坑。以财务为例,本来就只有一个会计,你末位淘汰一个试试。今天淘汰,明天工作就停滞了。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强大的造血功能,采用末位淘汰就是慢性自杀。试想,每次淘汰一个员工,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去招聘,新人来后,又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这个过程,会产生多大的隐性成本?
如果企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很弱,或者压根就没有人才培养模式,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新招聘的人员,综合能力可能还不如上次末位淘汰的?最终末位淘汰也成了形式,新人就是为了被淘汰的。
如果企业的绩效流于形式,排名本身就是个笑话,还采用末位淘汰,简直就是噩梦。淘汰谁,很可能操纵在某几个人手中。劣币驱逐良币后,企业会留下什么人?
末位淘汰制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让员工压力骤增,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只有竞争缺乏合作,长期缺乏安全感……很可能企业还没淘汰员工,先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8楼 瓊瓊
其实在这样的公司下去很没有安全感,更不要说归属感了
14楼
学习了。末尾淘汰:需要有对应指标和规则;有绩效改进计划和帮扶动作;好好说再见!
13楼
学习了
12楼
末位淘汰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实也不好落地
11楼
打卡
10楼
是的,很多企业的绩效评分不客观,由此导致的末位淘汰就会更不公平~
9楼
谢谢分享
7楼
感谢分享!!!
6楼
优秀人才不能凭空产生!
5楼
打卡
4楼
韦尔奇后来不也不是不搞了吗?
3楼
谢老师分享!以我们的国情看,与其末位淘汏,不如用我常说的红线思维来管控:红线下淘汏,红线上培养激励!每个公司的红线或激励办法是不同的。
2楼 三茅会员编辑部
本篇文章来自曹锋老师的分享。曹锋老师总能看透问题本质,发现关键所在,提出中肯的应对思路,让人阅后思路清晰,恍然大悟。大家可以点击老师头像订阅,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老师多多交流哦~
1楼
如果理解为绩效最末的就要被淘汰,那么不够科学。至少最末的,未必是不好的。只不过是排名最末而已。
如果理解为不合格的就要被淘汰,可以理解。但要注意有相应的规则支撑。
不管哪种理解,绩效指标的制订、目标的确定、考核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等,都是必须的,否则就容易遭到反噬——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