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一定是有足够的过人之处,能够有那个位置的能力、态度和眼光。
小李是学校教务处老师,市里督导组来听新老师的课,小李认为,我们可以培训老师,但是实际是什么情况就什么情况,不要太拔高,如果太好了以后市里要求就会更高,后续的工作会很难办。而领导说,要把最好的课程呈现出来,最好。小李很不以为然,觉得领导好高骛远,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听领导安排,但心里非常不舒服,她很困惑,是应该听领导的呢还是应该坚持己见,据理力争?
这是一次地面督导课的问题,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人力思维的我瞬间想给答案,所以模拟了这个案例,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了分析和引导,控制着控制着还被同学们认为太过强势。没有让来访者深入的倾诉,没有好做倾听和陪伴。
静下来想想,其实首先应该给予小李肯定。
第一,她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做了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执行;
第二,她站在了单位利益上做了考虑,担心考察结果太好,会以后对学校要求更高,导致学校没有办法达成。
第三,他是好的下属,虽然对领导的意见颇有微词,但还是坚定地去执行了。
老师分析后,我也总结了一些,应该让她畅所欲言,可能这个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应激事件的背后一定有着看不到的根源。一件事情找方法,要深挖模式,即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样的?本案中小李对校长的顺从执行心理不舒服,我们要问,之前遇到类似的事情您是怎么处理的?让来访者自己发现不同,自己去接纳自己。作为咨询师,不评价、不建议、不批判、只陪伴……
心理学角度说完了,讲讲咱们都在的职场。
其实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能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总觉得老板有一些行为古板,思想僵化,好大喜功……
需要很久才会发现,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一定是有足够的过人之处,能够有那个位置的能力、态度和眼光。
所有的问题都离不开的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的目标是罗马,那分歧便只是选择哪条路?那么领导和我们的目标一致吗?我们能考虑到的现状可能是拔苗助长,那,领导是否真的不清楚这样的结局?领导所谓的我只要最好,最好是个什么标准?
上述案例可见:大的目标一定是学校越来越好,那么目标没有问题;是否拔苗助长,现在的最好会导致后续的难做?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谁能确定现在的最好不是明天的基石;领导的最好,是否有标准,还是让大家竭尽全力,竭尽全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展示自己的最好,这本来就是应该要做的呢。
综上所述,当我们在职场遇到类似与领导不一致的问题时,建议思路如下:
1、思考目标是否一致;
2、换位考虑领导的决策执行难度和偏差;
3、和领导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关起门来沟通,打开门坚持执行;
4、执行过程中关注偏差并及时回报执行情况,做好纠偏及目标调整;
5、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
回到问题本身,有压力才有动力,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所以还是要目标高一点,跳一跳可以够得着,既然是真刀实枪的操练,那么表现到最好这个目标就没有问题。
相信我们的年轻老师可以做的自己的最好,不是拔苗助长,而是给予压力,突击补习,让他们在战场上展示最好的实力,于学校是好的展示,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增强自信,是一次职业的洗礼;从人力角度来说,还是一次赛马的表现呢图片;相信学校督导老师的能力,会让年轻的新教师快速地成长;相信市领导的辨认能力,如果是伪装或者突击的成绩,领导们目光如炬,在评比及后续的工作中,也能挤出水分。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做到最好,就是执行的要义,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想法并无冲突,唯一的区别只是自己的想法稍微保守,而领导更敢想敢干,仅此而已。
当然,这里我们没有提到如何与领导沟通,沟通是一种方式还是一种关系,有时间我们细说。
以上。
2楼
如果领导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把他的想法说清楚就好了,现实是不太可能有这样的领导。
寒子翟淑省
@瘋7512297:是的,领导不会掰开了揉碎了给你去讲,所以要多去了解和沟通。
6楼 klyyg
打卡
5楼
谢谢老师分享
4楼 小新心
打卡
3楼 狂奔蝸牛
案例清晰一些就好了
1楼
恰恰相反,我觉得领导的角度只是其中一个角度,所以需要多沟通才行
寒子翟淑省
@dodokeepsmile:对的,沟通也是一门学问,沟通的不仅是事件还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