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说: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这句话一语成谶,之后几年发生的事情或许连王兴也始料未及。各种各样的动物事件层出不穷,黑天鹅、灰犀牛、房间里的大象、别去想哪只猴子。
而我想说成为那只龙虾,这是出自龙虾教授的《人生十二法则》,要高傲的抬起头,无论任何情况,任何事情,面对任何人,只要呼吸还未停止,那就继续战斗,因为失败是会上瘾的,那种生理上分泌出的“失败激素”会让你在下次失败中低下头颅。
hr的工作就像是一个循环,从如何找到候选人,再到如何搞定候选人,之后再是分析、盘点、培训、激励,然后就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研究法律去看似公平的解决,也有一些根本没有办法拿上台面的方法和故事,总之这试卷越做越多越做越长。
在从事hr工作的早期,每当遇见一些具体的问题,时长感到兴奋,总觉得是老天爷又出考题了,每掌握一个考题就增了了一些金灿灿的履历和一些事后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感动,有焦虑,有友情,有方法,总之在拼了命的成为工作中的实验者,把工作中的经历当成一个个等待发现的实验,成功了就是自己的未来的价值,而失败了买单的也是老板,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还是经验值得累积。
就这样当世界变化而来,似乎我们的试卷越来越大,我们开始试图思考为什么要招聘?来替代如何招聘?用组织发展去替代企业战略,看似有很多hr能参与的部分在准备,实际上能准备的只有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没到达,那就是过界了。制度最终是为了人服务,而企业最终还是为了企业主服务。
虽然,我们能用企业未来的发展角度去审视自己现在盲目的努力是否有效益,也开始学会使用插科打诨应付老板的一些看似合理的指标和任务,因为内心知道可能不用一个月的时间,这件事又没有下文,所谓的“打鸡血”不过又是一场浮云,而在里面的参与者大部分都可能成为下一轮待招聘的炮灰。
只不过在这2022年的风雨飘曳的企业,很多企业主见到了黑夜尽头的黎明,却也无力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太多的身边熟悉的企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无论是大型的知名企业,还是周边的社区摊贩,有太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餐馆、书店、商场,成为冷清的摆设,除了喜欢街拍的摄影者,可能没有住户或者商家真的喜欢冰冷的感觉。而这不过是我作为一名从业者自己见到的一角,还有一些没有看到的,甚至看不到的地方不知过的如何。
但是总归是会好的,破产了就重新找个地方上班打工,失业了就拿完补偿金顺便在家继续拿着失业金。
虽然我们总担心未来会不会更糟,但是往往我们只是为了担心恐惧的心态,而不是真的面对到问题束手无策。
三十多岁的年纪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因为年龄门槛是一条死线,如果说最倒霉的几年没有把自己的工资和职位提升上去,可能接下去的二十多年更加的可悲,这个话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曾经根据毕业年限的大学生针对当年金融危机和当年就业平均收入做的多年调查。结果显而易见,工资输在起跑线上的大学生,穷其一生也无法调整回来。哪怕是同样资质、背景的大学生,只是毕业前后差距一两年,从事同样的行业工作,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可逆的。
虽然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否针对所有上升期的人一样管用,但是只想表达真糟糕的社会环境啊。
所以提前准备可能都都是一句空话,而背后学会的原理和技术是我们实验后带走的副产品。抛开那些名头和简历的字段,虽然那些也能证明我们一直都在成功,但是真的去了解一件事情背后产生的流程和原理,知道如何培养新人接手这些工作,以及如何把这些工作做成对于他人有价值得内容,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善于做的。由己及人,由特例到规律。
有伙伴问之前有没有做过sop或者流程,我说有些有有些没有,伙伴问那些有?我说老板需要的有,需要长期合作沟通的有,剩下我都没做。为啥没做因为那只是这个公司的流程,而普遍的流程往往都能百度,我只要会做一个就够了。
真正的技术都已经写在了考试的教材书里,而答案更多的是生活的试卷给的,功夫未必在诗外,但是一定在生活里。如果刷的题目不够多,听到的真题和案例太少,那就需要多看多听,最好上手,其次是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