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锐选特邀专家 :曾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做什么。”每次,碰到学生为此而烦恼,
笔者就鼓励“多尝试、多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这话说起来容易,学生实际做起来,
则要花很多心思。特别是要趁在校期间,好好规划课余生活,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什么是兴趣
这里,不从学术概念出发来探讨,笔者举一个例子:一位同学曾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总决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他告诉笔者,在写商业计划书时,他有一种“沉浸感”,不会在意时间,也不会因为已经深夜而想关电脑。这让笔者想起爱因斯坦在向别人解释相对论时,为通俗易懂地说明其含义而曾用过的一个经典比喻——仿佛坐在一位漂亮的姑娘身边,
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比如打游戏。在打游戏时我很有沉浸感,只要有网,我能打一天”。这话没什么错,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看,如果真的能以此为生,当然可以,但如果不能,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发展能为自己及他人创造价值的兴趣。比如,能为自己带来正向愉悦感的,能让自己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及稳定经济收益的,能帮助他人的,或能做成某些有意义之事的……
实践更有用
兴趣,不能光在嘴上说,还需要通过行动来检验。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提到,低层级的存在无法推断出高层级的复杂性。可见,个体如果只是单纯思考,可能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是否真的喜欢某项事物。那么如何才能确定呢?那就要通过更高层级的实践。因此,要想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一定要积极尝试,没有捷径可走。
有的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及校内外活动,活跃在多个领域,这正是寻找兴趣的很好途径。其间,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同一兴趣可能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价值。
兴趣本身是非功利的,只要积极健康,都可以认真培养。一件事情,无论我们身边的人和外界如何强调“有趣”或“有价值”,如果自己在尝试后没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和自己“没有缘分”,并不适合自己。因此,寻找兴趣时,应注重那些真正让自己感到舒服、激动或有沉浸感的事,并不断观察自己在完成这些事后的状态,逐步“淘汰”那些让自己没有沉浸感的事。由此,留下的往往就是自己真正的兴趣了。
二是个体对一件事的兴趣会随着自身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一件新鲜事,个体会有一个所谓的“just meet时期”,即初遇期。随着时间的流逝、自身状态的变化、所掌握知识的更新,个体对这件事的感兴趣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初遇某件事时觉得自己兴趣不大,随后又很感兴趣,这很正常,反之亦然。
记录“可选项”
如果在某一时刻,自己对某件事失去兴趣,笔者建议可暂时放下,去做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事。而为了在当下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同学们平时应有意地记录足够的“可选项”。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记录?因为这能提高自己尝试兴趣的运转效率。在工厂运转及业务推进过程中,想提高运转效率,关键在于减少“闲置(或停滞)时间”,以避免由此带来的浪费。人也是如此,要尽可能减少闲置(或停滞)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也就是说,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应将生活中的课余时间、碎片时间投入能创造价值的兴趣活动中,这是避免浪费的好方法。因此,为了将闲置时间最小化,准备一张写了大量“可选项”的清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举个例子:一位同学的清单上仅有3件可做的事情,一是阅读小说,二是观看关于宇宙的纪录片,三是和朋友们讨论某个新闻热点。某个双休日,他在尝试之后发现自己对这3件事都提不起兴趣,那么很有可能陷入“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的窘境,也容易虚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闲聊、刷朋友圈、打游戏上。如果他一开始为自己列了20个“可选项”,那么,从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之事的概率,就比只有3个选项情况下的概率高多了。
当然,在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时,不是非要列“可选项”,还可以基于自己的判断。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从未去过的公园里散步,走到小路口,自己不知道该向左转还是向右转,那怎么办?一般人会选择那条给自己感觉很舒服的路,兴趣的挖掘也是同理——试着去做那些“给自己感觉很舒服”的事,如果觉得有趣就继续,如果觉得无聊,停下即可。
最后,想提醒同学们:在完成感兴趣的事或找到兴趣后,要记得复盘,最好能做文字记录,记录相关经历及心得,以便今后在做升学或职业生涯规划等人生重大抉择时,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