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没?老板的管理思想升级了,他过去销售产品,如今开始销售知识了,将来也要给员工发知识福利和知识工资了。可别小瞧老板了,人家不简单,能做销售企业的老板,那可是狗中哈士奇,人中龙凤雏。别看老板油光满面、腰粗肚圆,人家可是人中翘楚逸群者,天堂饱满非寻常。 不是馆长一定要跟得上公司形势,小步快跑撵上老板。老板开[图书馆]只是一个形式,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销量和成交
有个叫不是的网友问老刘:
我们是一家销售型公司,公司80%都是销售人员,他们的学历相对比较低,年龄大多在20-24岁之间,老板也一直在鼓励他们学习并提升能力。最近老板买了几千册的书籍,让我布置个小型图书休闲区域,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员工多来看书或者借书回去阅读。我之前没接触过这个方面的工作,经理就只告诉我在哪个位置布置,其他的都由我来安排。
他的问题:公司图书休闲区域要怎样布置,激励员工多学习的制度要怎样制定,如何激励年轻的销售人员主动学习呢?
构筑知识链管理,打造智慧化组织
在开题之前,我们权且给这人hr起个名字,给她起个啥名字呢?干脆就叫不是馆长吧!毕竟人家也是管着咱公司的几千册图书呢?表面上看,老板给员工借书看书,实际上鼓励大家技能提升。老板们都有句口头禅:把钱用在刀刃上上。这个老板也不傻,一定是员工的知识结构制约了企业发展,因此才出此下策。对于不是馆长来说,正好是一次机会,毕竟老板上个月答应的升职加薪还没有兑现呢?
一、构筑知识链管理,打造智慧化组织
什么是知识链?知识链通常存在于知识型企业之中,知识型企业的经营活动通常以知识价值的变现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投入-知识转化-知识增值-知识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员工们被一条无形的知识链链接。于是,老板们要由资本家往知本家转移了。
建议不是馆长给老板要一下图书目录,进行一下书籍编码,做一个陈设方案。然后,统计一下员工的文化程度,针对不同的人员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先做一个1.0的方案,呈给老板,千万不要做得太全面了。太全了有两个坏处:一是你考虑的不是老板想要的,浪费精力和时间;二是你要给老板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你都做绝了,还给老板看什么呢?
在老板初步同意你的方案之后,不是馆长就要构建智慧型组织了,先做一个知识地图,把知识获取和来源、知识存量与盘点、知识发现与创造!知识共享与升级、知识变现与激励等等关键环节画进去。接着按图索骥,建立推进型组织,一定要拉上老板做大旗。
二、学习知识有福利,知识共享有奖金
让员工玩一场知识地图的寻宝游戏,只要来读书的员工都有福利,而且是学习的越多,知识掌握的越多,福利就越多,奖金也越多。这里面要有一个投入产出比,尤其是奖金设置要跟知识价值贡献挂钩。通过学习和共享新知识,折服客户,打下单子的销售员,奖金就越丰厚。
比如每天下班后来公司图书馆学习2小时,第二天就可以晚来1小时,凡是周末来公司参加有组织的学习会和培训班的员工,每个月都可以集中调休。对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员工,每月报销电话费、餐费和交通费。尤其是那些掌握了销售知识后业绩快速拉升的销售员纳入储备干部或者直接晋升,这是都是振奋人心的举措。知识的激励有诱人,知识的惩戒也要效果显著,对于那些不来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员工,先晾一晾他们,让他们靠边站。
一定阶段内冻结他们的晋升和加薪,让知识距离与岗位和薪资待遇挂钩,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这些人不好好学习了。另外呢?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不是馆长要学会鼓励员工共享知识,如果销售员通过学习后,确实提升了工作业绩。那么,不是馆长就要起到知识协调人的作用,帮助和汇总那些优秀销售员的工作技能、方法和经验,帮助他们站到舞台中央给大家进行共享。
对于积极分享和共享学习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员工,要登记造册,记录他们日常点滴成长,给足仪式感和荣誉感,鼓励员工敢学习,肯学习。不是馆长还要经常用相册或者视频将这些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智慧型学习组织的宝贵档案,让企业学习力薪火相传。
三、技能与实绩挂钩,绩效与晋升匹配
通过企业的知识能力建设,督促员工持续学习,用知识带动业绩提升,让其销售技能与业绩挂钩。公司可以每个季度进行员工销售技能评比和比武活动,对于那些实绩 学绩双优的员工,提升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对于那些实绩 学绩双降的员工,降低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
老板今后支付的薪资实际上是知识薪资,这套《知识链价值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公司的《知识薪酬支付制度》。员工们通过持续掌握的知识为公司打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知识型雇工]。技能与实绩只有实现了动态性管理,大家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在这里给不是馆长提供一个简单的挂钩方法:学绩评比做基础,按30%的评分占比;实绩提升做依据,按70%的评分占比。对销售员季度业绩进行排名,排名前30%的给予薪资和福利晋级,排名后30%的给予薪资和福利降级级,升降比例按其薪资构成总额的30%进行,这叫[三三制],独门秘方,可以参考,但不可乱用,否则后果自负。将知识应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时间,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应用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的[大应用]。
只有把学习变成知识和技能,把技能变成价值,把价值变成财富,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链管理,一切不能产生变现的管理都是[伪管理],这也是企业知识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利用内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优化、整合、创造、共享知识并产生价值的过程,就是知识治理。
综上,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同这位老板头脑灵光一现,给员工购买几千册图书,买书是表象,构筑知识链管理、打造智慧化组织,才是他的真正目的。你要是不想,后边他还会放大招,远程教育,在线学习,企业大学和商学院,他都早已开始策划。老板在等待一个时机,在等待一个人(具体的提线木偶)出现。不是馆长貌似是那个人选,不晓得你准备好了没有?
16楼
文中的很多观念和方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5楼
谢谢分享
14楼
下班后图书管学习两个小时,算加班费吗?
13楼 给自己找乐
看书有用的话,大家都看书了,因为这个简单
12楼
不是网友问不是老师,不是老师给出了专业的回答,哈哈哈哈哈
11楼
打卡
10楼
打卡
9楼
不只是场地,选书很关键
8楼
受教了,算是问题背后的问题,解决了表面的问题,更应该关注底层的问题。
7楼
谢谢~打卡
6楼
感觉老师过于理想化了
4楼 大卡
刘不是老师——
本篇文章来自刘不是老师的分享。大家可以点击老师头像订阅,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老师多多交流哦~
3楼
讲的太好了,非常生动,销售型企业就应该这样管理。刘老师提供了一把非常好的钥匙。当然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能不能打开你那个生锈的锁,关键在于你自己。
2楼
一定阶段内冻结他们的晋升和加薪,让知识距离与岗位和薪资待遇挂钩,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这些人不好好学习了。
1楼
里面很多想法很幼稚
@jindanxiake:你做过销售吗?你根本不懂,刘老师天天跑市场的。跟刘老师相比,你什么都不是…
你看你的论调,你才幼稚呢?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看你混成什么样呢?
看文章就是照镜子,请你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吧,你有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