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习惯了增长,习惯了每年增长,我们把增长当做理所当然,所以达成目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没有达成目标,那说明我们执行不够,努力不够,或者方法不对。
不管怎么样,我们坚信这样一套逻辑:只要我们执行坚决,只要努力奋斗,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我们如此坚信这样一套逻辑,是因为很多因素我们能够掌控,或者说,我们有资源,有团队,又掌握了全面的信息,对增长、对未来都很有信心,即便遇到了困难,但我们心里是“有底”的,即便有困难,也能够得到解决,达成目标没有太大问题。
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
只是,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发生了很多不可控、不确定的因素时,我们还能够保持信心,还能够保持目标不变吗?
说实话,这是很难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喜欢做的,就是降低目标,甚至直接把“活着”提上日程。那么这样做,究竟对不对呢?目标是一定要完成的吗?
我通过学习okr,感觉okr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制定目标要有挑战性”这条理念。如果你制定的目标超过70%的人能够完成,或者一个优秀的员工完成目标达到80分以上,那说明你制定的目标缺乏挑战性。
这条理念颠覆了“目标一定要百分百完成”的执念!目标的核心意义,不在于你能够百分百完成,而在于它的挑战性,只有挑战性才能让你不满足于现状,让你百分百投入,看最终能达到何种高度。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理解的目标,至少有三大特性。
第一、目标要有指引性。
有了目标,才知道努力的方向;但目标不宜过多,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这样才能聚焦,不断投入各种资源,朝着相同的方向用力。
第二、目标要有挑战性。
目标的挑战性,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什么意思呢?外部性,就是你跟行业龙头相比,还有多大差距,要制定怎样的追赶指标?内部性,就是你使出了全部努力、动力和潜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自我检验和反馈方式,从而明白自身的优势和短板,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该投入什么,制定怎样的策略。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目标完成百分比的方式与奖金等直接挂钩,否则制定出来的目标一定没有挑战性,因为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度更高,拿到的奖金会更多。
第三、目标要有恒定性。
目标包含了不确定性,对于那种垫一垫脚就能够到的,不叫目标,而叫指标,垫一垫脚或者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那一定是确定性的事情,通过努力和技能就能够达成;对于不确定的事情,用确定性的指标去考核是无能为力的。但目标的挑战性往往就体现在它的不确定性上面,这仅仅靠努力是不够的,而是要充分需要发挥人的知识、想象力、决策和判断力等智力因素,因而对人的考验更高,存在较高的门槛。
所以,一旦制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去执行,不要轻易去更改,因为能否实现目标不是靠常量去推断,而是看我们能否保持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