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hr要懂业务,很多人认为懂业务最重要的是懂业务流程,这样算懂业务吗?今天我们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懂业务,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战略伙伴。
火了三支柱,火了hrbp,也火了一种思维,叫做hr要懂业务。
我们看到一些相关文章是这么来描述懂业务的。
“懂业务更多的是要了解业务的流程,公司的产品,也根据业务需要来做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才能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有的把懂业务理解为懂得行业发展趋势;
有的把懂业务理解为用数据说话;
看到关于懂业务的描述最多的,还是在告诉我们,懂业务主要是懂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
懂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就是懂业务吗?
我们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读书一样,你认识很多的字,拥有丰富的词汇量,但你未必能理解整篇文章真正的内涵。
同样的道理,懂得业务流程和公司产品,并不代表你真正的懂业务。
而且,很多公司在产品和业务流程上是类似的,但是在战略、商业模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懂业务流程、懂产品知识,只是懂得了业务的“语言”。
懂得业务流程、产品知识只是让你能听懂业务人员说的是什么。你更多的时候像一个被动的响应者,懂再多的“语言”,你最多是一个称职的“翻译”,而在业务层面你只是“二传手”,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者。
我们看到:
在招聘的时候你懂了业务知识、产品知识,你可以和求职者更好的交流,但有些你没有听到或者了解到的业务问题,你很难给予回复,通常还是需要业务人员的帮助;
在做组织诊断的时候,你最多只能帮助业务人员通过提问,促动思考,帮助理清思路,再诊断相应的人力资源问题(虽然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的前提是建立在公司的战略和战术正确的基础上,事实上,因为你懂的只是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很难对这一前提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
我们看到,很多外企的业务流程非常严谨。但是,再科学严谨的业务流程,也改变不了有些企业的颓势,因为环境变了客户需求变了。
环境变了客户需求变了,你要做的是及时调整战略和相应的战术,而业务流程只是战略的配套。
你所有的人力资源诊断都是建立在公司业务的基础上,一旦业务在战略和战术上错了,再正确的人力资源诊断都是没有意义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到底是怎样的,你并不知道,你懂的只是业务知识和运作流程,不是真正的懂业务。
hr真正懂业务,不是只懂业务的“语言”,而是要有业务的思维。
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只是知识,这不是业务思维。
真正的业务思维是用户思维和市场思维。
我们战略制定的源头最重要的是:用户和市场。
当你开始思考用户是谁?需求是什么?市场是怎样的?才开始真正站在懂业务的门口。
这才是业务的源头。
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只是你看到的过程,是知识,是表象,不是本质。
唯有你真正运用用户思维和市场思维来思考业务,理解业务的源头,才能真正理解公司的战略,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被动的响应战略。
只有当你看到的是整个业务的本质,你才能真正成为公司的战略伙伴。
否则,所谓的战略伙伴只是hr的自嗨!
按目前的现状,大家扪心自问,业务部门真把我们当成战略伙伴了吗?
这里所说的业务思维,不是非得是市场营销人员或产品经理才会懂得用户思维和市场思维,就好像hr做人力资源工作未必比非hr做得更好,hr只是比非hr懂得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但未必比非hr更理解员工的想法,这是一样的道理。
懂业务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观察和思考,从而洞察用户的需求及市场的情况。
大家提到的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只是懂业务的基础,偏内部流程,懂业务的基础还包括各种市场信息,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1、如果你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消费品、各种民用产品等,这些产品或服务大家都很熟悉,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做用户,以用户的角度考虑,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哪些需求,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对应的产品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进的。
2、你也可以问身边的朋友、家人或相关群体看看他们对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看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大家是怎么评价公司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
3、你也可以经常参加一些行业论坛、展会、看看竞争对手的网站来增加对于市场的了解。
4、你也可以跟着跑跑客户,或听听业务的求职者怎么说市场的问题。
但是请注意,以上这些都还是市场信息而已,不是真正的业务思维,业务思维是如何处理信息:
我们需要思考:
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谁?(我们定义的客户往往并不精准,过于泛泛)
他们有哪些需求?
市面上的产品满足了客户的哪些需求?(我们往往关注竞争对手,而不是真正关注客户需求)
还有哪些缺口?(雷布斯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所谓风口,是指市场缺口,缺口是看增量市场,而不是看存量市场)
我们的产品是否能满足这种缺口?如何设计产品?(基于用户和市场来定义产品,而不是仅仅看技术,技术只是实现产品的手段)
谁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比如,联通和移动未必是竞争对手,真正的对手可能是腾讯)
我的品牌策略是什么?需要树立怎样的产品形象?(看看小米note2的广告和文案,你思考小米需要重新树立怎样的品牌形象?)
对应的营销推广怎么做?用哪些渠道?
当你不断的对以上问题找答案的时候,你开始形成用户思维、市场思维的习惯,这个时候才真正进入懂业务阶段。
有些人会说,我不是产品经理,也不是市场营销人员,万一我的思路是错误的呢?其实,正确与否不重要,关键是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首先便于你理解公司营销工作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产品、供应链的问题,其次业务理解到一定程度,你甚至还能发现公司战略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后续的人力资源工作策略。
因为这个时候,你对于业务的理解真正形成了闭环:
前端基于用户和市场,你知道需要怎样的产品,相应生成品牌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等;
中端基于你定义的产品,以及产品相应的数量、质量、成本、交期、工艺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研发和生产的策略;
后端是你的支持系统,包括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等。
顶层设计是你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管控模式等。
这样你就把整个业务价值链及管理价值链连接在一起。
当你开始由业务思维转变为思考公司整个系统的时候,你会真正理解公司的战略和运作,甚至参与到公司的战略制定中去,你的人力资源工作才找到了源头,实现与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尤里奇先生所说的——由外而内的hr。
【作者简介】
世界如此喧嚣,真相何其稀少。
最佳实践只是企业家的最佳实践,学习者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成功者寥寥。
唯有自己经验教训不断总结才是hr自己的收获。
借助这个平台,谈一些人力资源的观点,不一定都对,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希望给您启发和借鉴,助您在人力资源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我是炭哥,hr360工坊的炭哥。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许可,请勿转载。
9楼
前段时间做实习,就发现经理级别的对公司业务流程都很熟,我还一度认为hr只需要这样就好了,看了这篇文章才更加深刻了解了懂业务的内涵,真的写的很棒!
8楼
真是精辟,现在经常是对业务流程和产品都不太清楚,更别说是业务思维了。真是汗颜了。
@令雪:没关系,这两者并不冲突。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产品满足了哪些用户的哪些需求,这样就开始思考业务问题了。
@炭哥周佳斌:谢谢大神分享。
7楼
好文,学习,赞~
6楼
恩,说的好,业务思维才是王道,不仅仅是懂业务流程那么简单
5楼
很赞 对我的启发是不管是不是做bp 对待工作如果始终关注流程性问题是否掌握 自身就很难成长 要善于思考 把现有信息由点及面串联起来 发现问题的关键及核心 思考突破
@园子要学习:赞一个
4楼
不光要有业务的思路,关键还要有业务的思维,做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服务于业务体系,服务于公司的利润战略,和您说的还有很大差距,正在努力中。。。
3楼
如果说hr需要有业务思维才能做好bp为什么不反过来直接从业务部门内部培养hrbp,难道这样不是更好吗?
@简单平淡是真:从业务部门培养bp当然没有问题,关键是好的人才不会从业务部门出来,另外公司也没有一整套培养bp的体系。业务是接口,专业是根本。
@炭哥周佳斌:那么hr具有了业务思维,可以直接去做业务了,按照正常来讲,业务上的薪酬总是比hr这块的薪酬更具有新引力和发展前景。
@心境007:有业务思维,只是说具备了相应的意识,但是否能做业务,还要看其他很多方面。这就好像懂战略的咨询师,不一定能做好一个企业,因为还需要其他的很多能力。
1楼 万年大魔王
这样的好文章不被大家看到太可惜了。相对于之前某位老师还在说什么bp的误区是把岗位设置在业务部门,我只是想说,没有业务思维,在哪个部门都不是bp!
@万年大魔王:谢谢您的支持。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对于懂业务,我们需要积极的思考业务的源头,即用户的需求及市场的情况,这样你不是被动的接受业务部门相关的知识灌输,同时只有真正关注业务的源头,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公司的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产品定义,否则我们会陷入空谈的误区。
@炭哥周佳斌:感觉bp只是业务部门的附属品,就像大树多出来的枝叶一样。
@心境007:是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
@心境007:一部分和公司的管理成熟度及文化有关,一部分和bp的自身水平有关,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