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干货分享】绩效、薪酬、劳动法等模块精华知识分享~-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22-06-24 打卡案例 47 收藏

hr干货专场,欢迎各位大咖带来模块实战知识分享,期待各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认真学习

hr干货专场,欢迎各位大咖带来模块实战知识分享,期待各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认真学习

打卡分享专家全模块干货分享,欢迎各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认真学习!
今日限免
直播
大卡  打卡学习委员
已结束 可回放
6612

累计打卡

11,174

累计点赞

0

12 篇牛人分享
本期牛人(排名不分先后)

318点赞 李继超

308点赞 齐涛

308点赞 吴飞强

313点赞 刘不是

319点赞 汪正楼律师

328点赞 丛晓萌

326点赞 李洪森

355点赞 秉骏哥李志勇

351点赞 阿东1976刘世东

317点赞 lhyx胡许国

317点赞 文瑾说职场

316点赞 王胜会卷毛老师

《薪酬密码》:第一期

李继超
5319人已关注 关注
《薪酬密码》:第一期【系列背景】:日积一识【薪酬密码】是研发中心-薪酬组对《薪酬(动态)管理》日常的总结和解析,主要内容包含薪酬管理的知识、工具、体系、认知,饱含学员伙伴与导师的智慧。日积一识系统的分享价值,在于对知识、经验的传播,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深刻思考的引导;文中诸多概念,有着独立的定义边界,理解时,需要注意适当的立场。薪酬小组:期望大家在阅读中,可以有所收货;期望可以引发更多的职业思考;【正文】:日积一识【薪酬密码】(2022.6.6):经济性薪酬设计的重点在于:薪酬要素的评价。常见的经济性薪酬要素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基本工资:属于成本工资,已失去管理价值;岗位工资:属于边界工资,可为薪酬主体;技能工资:区别能力高低,是激励重点;绩效工资:分出贡献多寡,影响升、降、任、离,是管理重点;提成工资:注重成交,营销...

《薪酬密码》:第一期

【系列背景】:

“日积一识【薪酬密码】”是研发中心-薪酬组对《薪酬(动态)管理》日常的总结和解析,主要内容包含薪酬管理的知识、工具、体系、认知,饱含学员伙伴与导师的智慧。

“日积一识”系统的分享价值,在于对知识、经验的传播,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深刻思考的引导;文中诸多概念,有着独立的定义边界,理解时,需要注意适当的立场。

薪酬小组:期望大家在阅读中,可以有所收货;期望可以引发更多的职业思考;

 

【正文】:

 

日积一识【薪酬密码】(2022.6.6):

经济性薪酬设计的重点在于:薪酬要素的评价。

常见的经济性薪酬要素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

基本工资:属于成本工资,已失去管理价值;

岗位工资:属于边界工资,可为薪酬主体;

技能工资:区别能力高低,是激励重点;

绩效工资:分出贡献多寡,影响“升、降、任、离”,是管理重点;

提成工资:注重成交,营销岗位专属;

奖    金:奖勤、奖才、奖功、奖德,既是对优良的奖赏,也是荣誉的体现;

 

日积一识【薪酬密码】(2022.6.7):

【经济性薪酬】:

经济性薪酬又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

直接经济性薪酬:包括直接工资、奖金、津贴、股权等。

间接经济性薪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住房公积金、食宿等。

其他货币性薪酬:带薪假期、休假日、病事假等。

“经济性薪酬”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薪酬预算”的考量,属于激励要素的第一梯队资源,也是员工激励管理的“经济基础”。

【备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员工激励”的驱动要素效能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国内目前经济为王的大环境下,“经济性薪酬”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但需要注意和警惕的是:25年的持续强化,“经济性薪酬”的激励地位,正在从巅峰滑落;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非经济性薪酬”正在为企业迎来新的机遇,企业正在被重新定义,员工的自由意识正在觉醒;谁能够在新文化价值时代迅速转变与应对,那必将会成为未来人才阵地的佼佼者。

 

日积一识【薪酬密码】(2022.6.8):

【非经济性薪酬】:

“经济性薪酬”也被称为货币工资或货币表现性工资,而与此对应的便是“非经济性薪酬”。

非经济性薪酬主要包括:

a、主观精神:职业成就感、挑战与成果、承诺与责任感等;

b、客观感受:友谊与情感、舒适惬意的环境、弹性灵活的工作时间等。

c、社会价值:社会地位、职业成长、个体价值实现等;

【解读】:

不要小看“非经济性薪酬”,“经济”作为生存的基础,“经济性薪酬”作为薪酬管理的基础固然没错,但“金钱”仅是实现功能的工具,而不是目的。职场不仅是一个价格交换的场所,更是价值交换的环境。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货币仅具备流通价值和消耗价值,具有很强的贬值性。与之相反,非经济性薪酬的增值属性更强,也更具备长期激励性和投资价值。

从收益的角度而言,经济性薪酬,以短平快著称,短期激励效能强;非经济性薪酬具备长期、稳定、增值的属性,更能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共性价值的实现。

在“四格属”中,对应的本源需求分别为:个人成就、影响他人、稳定可控、寻求真理。当员工不能在内部职场获取这些需求时,便会试图以“货币”的方式,在社会交易场中实现,这是人的本能。

通常,以经济为唯一目的的企业,也会以“经济性薪酬”作为唯一激励进行管理。这样的企业,即便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但往往缺失灵魂,使命也仅停留在底层的“社会物质”级。资本和欲望构建的“帝国”,终将湮灭于欲望。

一个企业,不仅是个人赚取工资的场所,也是淬炼成长的熔炉。从国内视角来看,2015年后,“非经济性薪酬”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架势席卷职场。而未来的人才大战,也必将是基于“非经济性薪酬”多样性的人性之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矩阵薪酬时代”(第三代薪酬技术)也即将到来。

【知识拓展】:

第一代薪酬:基于“工作量”的体力酬劳,典型代表:工分制、计件制、计时制;典型工具:线性薪酬;

第二代薪酬:基于“能力与贡献”的智力薪酬,典型代表:能级制、绩效制;典型工具:宽带薪酬;

第三代薪酬:基于“素能与价值”的需求薪酬,典型代表:等级制、需配制;典型工具:矩阵薪酬;(【典型案例】:《薪酬置换卡》)

第四代薪酬。。。虚位以待吧。

 

43 赞赏
展开收起
43 赞赏
展开收起

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管理

齐涛
13420人已关注 关注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描述性分析和诊断性分析,要跨入到预测性分析,数据的规模、规范性和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管理的需求将被提上日程。什么是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员工全生命周期,主要是针对员工在一个公司而言,是员工进入这家企业到离开的整个阶段。从人力资源传统六大模块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员工全生命周期是紧密联系的,包含了选、用、育、留各个阶段。很多公司人力资源架构是遵循传统模块来设置的,或者在传统模块的基础上做了适应性调整,各个模块会产生各种数据,如招聘、培训、薪酬、福利、考勤、考核、员工测评、员工满意度、员工关系等各种数据,除此以外,员工在各自岗位中也会产生一些数据,如工作产出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规范、协调、处理、连接数据的手段,这...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描述性分析和诊断性分析,要跨入到预测性分析,数据的规模、规范性和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管理的需求将被提上日程。

 

什么是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员工全生命周期,主要是针对员工在一个公司而言,是员工进入这家企业到离开的整个阶段。

从人力资源传统六大模块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员工全生命周期是紧密联系的,包含了“选、用、育、留”各个阶段。

很多公司人力资源架构是遵循传统模块来设置的,或者在传统模块的基础上做了适应性调整,各个模块会产生各种数据,如招聘、培训、薪酬、福利、考勤、考核、员工测评、员工满意度、员工关系等各种数据,除此以外,员工在各自岗位中也会产生一些数据,如工作产出等。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规范、协调、处理、连接数据的手段,这些数据或多或少会产生割裂,基于人才数据的决策并不是在统一规范的数据产生的,这样会造成决策的差异化,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决策“打架”的情况。

基于这种情况,组织需要做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管理,将和员工相关的数据都纳入到统一管理中,为一体化人才管理、一体化决策、预测性分析、人才投资回报等提供数据支持。

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员工进入这家企业到离开的所有数据都有记录;

2)所有的人才数据,实现统一管理或者可以快速连接;

3)数据管理不能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就能实现。

笔者在某公司主导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项目,其中一项要求就是查询某员工数据,要求5分钟内拿出主要信息数据,并生成规定格式,20分钟内规定的全部数据要整理完毕,其中包括非必要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纸质内容。

 

为什么做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1)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人才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走向人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形式上是人的管理,但是实际上是为了职能管理,各模块之间产生了割裂,人力资源部门对人的管理是基于统一规范性的角度出发来实施管理,并未形成差异化的管理,也没有深入结合业务培养人才。

人才管理需要结合公司战略、组织文化,深入挖掘人才潜力,结合业务培养差异化的人才,它需要有统一的人才模型、选聘标准、评测方法、培养标准,在统一衡量标准下发现人才、开发人才。

2)从人才成本到人才资产

员工一直是作为公司成本出现,成本的属性决定组织视员工为一种负担,为追求最大利润成本是可以压缩的,这也会导致对人才的认识和挖掘不足。

组织要追求持续发展、长期利润,要把人才看作资产,通过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积极主动性,在福利、激励、培养等方面加大投资,实现资产可以升值。通过分析人才资产投入与产出,得到人才回报率,对不同人才、人才的不同阶段实行差异化管理,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3)从事前决策到事前预测

针对人才决策,基本都是依据经验或者结果数据来总结规律,用过去的数据为下一步行动作指引。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可能会刚开始行动就已经落后,对未来预测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需要构建预测模型,通过数据的持续更新,不断修正模型,实现对未来越来越精准的预测,没有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支持,对人才未来决策也无从谈起。

 

如何做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实现形式有多种,可以借助外力,实施统一系统来做数据管理,也可以设立专门数据管理部门,将各方面的人才数据整合,形成统一的人才数据库。

首先,hr部门要牵头,统一数据标准、定义、规范和口径,确定统一人力资源字段,建立统一人力资源指标库。所有的输入和输出,需要符合制定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其次,调整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组织中需要有数据管理分析岗位,管理数据标准及规范,打通各平台、各部门数据,将人才数据连接,为各项决策输出统一规范的数据。

 

员工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持续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它不仅为一体化人才管理、一体化决策、预测性分析、人才投资回报等提供数据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对组织流程的优化、工作效率提升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在一些企业,老板对一次性投入资金还是有所顾忌,hr可以先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将一些场景的数据先行打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打通的场景会越来越多。

先做起来,才有机会!

13 赞赏
展开收起
13 赞赏
展开收起

做绩效面谈你准备好了么?

吴飞强
441人已关注 关注
最近有hr问我说在给员工做绩效面谈时,有些员工特别的执拗,对于自己所指出的问题和意见不是很认同,而且会讲出一大推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搞得最后双方不欢而散,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何在面谈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绩效面谈时主要应注意的几个重点因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相互学习补充。1.营造良好时沟通环境企业中85%的问题大都来自于沟通不畅,而沟通只有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企业hr为了做好绩效面谈沟通,在与员工面谈时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在与员工面谈时,最好事先安排好自己的事务,留出专门的时间,避免有其他问题出现打扰面谈。同时为了顾及员工对隐私的考虑,绩效面谈应是一对一进行的,不要有第三人在场。在面谈开始时,hr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善和对员工的尊重,表明自己是的想法和心态,这样才能让员工做到畅所欲言...

最近有hr问我说在给员工做绩效面谈时,有些员工特别的执拗,对于自己所指出的问题和意见不是很认同,而且会讲出一大推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搞得最后双方不欢而散,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何在面谈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绩效面谈时主要应注意的几个重点因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相互学习补充。

 

1.营造良好时沟通环境

企业中85%的问题大都来自于沟通不畅,而沟通只有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企业hr为了做好绩效面谈沟通,在与员工面谈时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在与员工面谈时,最好事先安排好自己的事务,留出专门的时间,避免有其他问题出现打扰面谈。同时为了顾及员工对隐私的考虑,绩效面谈应是一对一进行的,不要有第三人在场。在面谈开始时,hr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善和对员工的尊重,表明自己是的想法和心态,这样才能让员工做到畅所欲言。在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时,hr要耐心倾听,切忌武断地打断或指责员工。

 

2.明确绩效面谈的目的和内容

在面谈开始前,hr自己首先应该明确面谈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而不是进行说服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可以事先组织一下谈话内容,要探讨员工的工作业绩、行为表现,提出改进措施和新的目标,其他与这些内容无关的话题则不要多涉及。另外,hr应当将本次面谈的目的向员工阐述清楚,这样有助于双方更好地达成共识。

 

3.绩效谈话不要稀泥抹光墙

在绩效面谈时,有的hr说话过于含蓄或者委婉,其应该对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的不足之处要敢于指出、敢于批评。尽管这会引起员工的不快,但如果是出于事实的,那么hr就不要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说、不全说,这样反而不利于员工的提高。但也要注意指出员工不足时要注意礼貌和分寸,态度不能过激以免伤害到员工的自尊。因为它们会让员工受到强烈打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对改进工作完全失去信心。

 

4.面谈时所有的谈话结论都要有事实依据

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要建立在对事实的充分了解上,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能触及员工的内心,让他们感觉到这种沟通并不是泛泛地走形式,而是确实能让自己进步的。如果不了解客观事实,那么hr就没有办法具体指出员工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与考核标准都有哪些方面的差距,面谈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外,在绩效面谈中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也许hr对某个员工的性格等不喜欢,但千万不要把这种看法带到个人业绩考核中,而应重点关注员工的绩效表现,属于个性方面的欠缺如果和工作本身关系不大的,就尽量不要发表意见。

 

当然,hr在绩效面谈时,也不能仅满足于指出员工绩效表现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对员工帮助意义不大。hr还应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员工有较大改善空间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要及时给员工指出改进的途径,指导员工迅速进步和成长。在绩效面谈之前要做好面谈内容的准备,充分了解员工的日常表现,整理出自己对员工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这样面谈才能有针对性,且对员工有所裨益。hr要采用非常真诚的态度,既不要过分地“套近乎”,也不要过于生硬、严厉,同时用词要恰当,切忌夸大其词引起员工的误会。

 

 

 

(本文仅在三茅打卡分享,如需转载复制请联系本人)

19 赞赏
展开收起
19 赞赏
展开收起

未来的hr,活下去

刘不是
1384人已关注 关注
有网名叫不是的网友问老刘:未来的hr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老刘回答:活下去!未来的hr,活下去hr不仅要管理员工,还要引领工作,hr不仅是管理专家,还是某个具体工作领域的技术专家,这样的角色将不同于现在的bp打酱油角色。可是毫不含糊地说,未来5-10年hr岗位将成为一个高度不稳定且可随时被替代的一个岗位。一个工作经验超过20年且月薪收入大五位数的专家不一定比工作5年且拿着四位数月薪的专员强到哪里去。随着hr年龄的增大,这种职业危机感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紧迫,hr要么主动转行,要么被动转行,只有对现有工作进行全新认识,持续实现个人价值超越,才能激活自己,hr才能具备[活下去]的本领。具体一点,对于即将步入三十岁的hr们,该如何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呢?一、个人工作模式的[一二三四]理论未来的工作将更加注重个体,一个人的投入产出堪比一家企业甚至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今天那些带货达人,带着明显...
 

有网名叫不是的网友问老刘:

未来的hr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老刘回答:活下去!

 

未来的hr,活下去

 

hr不仅要管理员工,还要引领工作,hr不仅是管理专家,还是某个具体工作领域的技术专家,这样的角色将不同于现在的bp打酱油角色。

 

可是毫不含糊地说,未来5-10年hr岗位将成为一个高度不稳定且可随时被替代的一个岗位。一个工作经验超过20年且月薪收入大五位数的专家不一定比工作5年且拿着四位数月薪的专员强到哪里去。随着hr年龄的增大,这种职业危机感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紧迫,hr要么主动转行,要么被动转行,只有对现有工作进行全新认识,持续实现个人价值超越,才能激活自己,hr才能具备[活下去]的本领。具体一点,对于即将步入三十岁的hr们,该如何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呢?

 

 

一、个人工作模式的[一二三四]理论

 

未来的工作将更加注重个体,一个人的投入产出堪比一家企业甚至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今天那些带货达人,带着明显的个人ip属性,这是5g时代催生的产物,也可以叫时势造英雄。过去是一群人为一个企业服务,未来是一群人为一个人服务,工作模式正在被重新定义。

 

过去我们所说的一专多能,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未来的hr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过硬技能,至少要掌握一门另外的生存本领,这叫[两手准备]。对于乌卡时代(vuca),掌握一门生存本领的人,虽然不至于饿死街头,但肯定也会活得十二分落魄,双技能至少是你安身立命的保命绝招。

 

 

工作任务、组织架构和回报方式,这三要素将引领hr选择、定位具体的工作,就是三个不同纬度的坐标,引导hr实现个人价值回报。具体而言,工作任务就是做什么的问题,组织价格就是为谁做、为谁效忠的问题,回报方式就是个人兑现个人价值的问题。hr做什么,为谁做,有没有价值,就是一个因果循环。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就经历了工作模式的四个阶段:1.0内部员工,2.0内部 外部员工,3.0自由工作者出现,4.0人力资源平台。未来5-10年,这四种工作模式将会实现短暂的共存,直到有一天4.0模式完全替代其他工作模式为止。hr将来会悲哀地认为,自己就像一个滴滴司机,甚至生活也不过如此。

 

二、要么hr驾驭机器,要么与机器争宠

 

无论拒绝或者双手相迎,未来hr都会在满是机器的经济社会中渡过他们漫长、幸运或者沮丧的一生。不管怎么说?未来hr一定会奋斗、去探寻,且永不屈服机器的压力,技术性失业或许很快来临。不仅hr,还是股评师、播音员、小报记者等等,在大数据面前这些人再也不能惊天地泣鬼神,将会陷入技术性失业之中。

 

除非,hr和白领们能够重新找回工作的尊严,命令这些机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抢走他们的工作岗位。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讨论富有争议的话题,可能是愚蠢的,但思路到此,决不能断然停止敲击键盘,毕竟未来的hr和你我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当话题变成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当一块芯片击倒一片面包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可就为时已晚了。

 

 

机器的力量来自其内核芯片,按照已知的摩尔定律,cpu处理能力每两年就会提高一倍,换句话说,任何只要是可以数字化的东西,都可以按照指数级速度发展。当然了,资本的复利也是参照了这样剥削方法。但是,机器有个致命的缺点,它总是在固定的架构中进行死板运转,不会像人一样进行跳跃式思维,这注定了机器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未来较长的时期之内无法逾越人类。

 

未来面对机器代人和机器换人的新常态,届时机器人将实现充分就业,为了避免未来的难堪,我们应该早做准备。自己有没有一套跃然纸上且能够投入运用的hr管理架构和流程,将是你的安身立命法宝。hr的工作应该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因为这种不值钱的招聘、填表、打字、张贴通知或者广告,未来都将被一一替代。

 

三、重构知识,开始转型

 

现在hr为了预防未来的不测,就应当未雨绸缪,立即行动起来,重构知识,开始转型。首先是要重构自己的专属知识链,以知识价值的变现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投入-知识转化-知识增值-知识创新的造血循环过程。对自己过往的知识架构进行重建,抽出自己最值钱,最能变现的那部分知识,加以系统化和体系化。

 

其次,未来的hr要适应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hr必须从技术驾驭、管理变革、企业进化等多个视角理解组织的数字化特性,掌握协同办公和数字化应用开发平台,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通过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完成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数字化,推动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运作和数字化决策。

 

 

其次,学会编制管理系统架构并与进行软件系统实施衔接。以b/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为例,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的功能大多数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h未来的hr务必要熟悉这种架构,不要一看到软件术语就头痛。

 

最后,实现线下线上流程和数据交互。电脑的好处通过软件将事务性工作进行了简化,未来随着大数据的持续导入和对数据分析结果需求更加强烈,线上线下数据交互和流程互通将更加频繁并趋向一致。积极拥抱it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变化,将成为未来hr们的必修课。

 


 

综上,随着ai技术和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开展,招聘、入职、算工资、缴纳保险和员工离职等等许多事情,将有hrm系统和外部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完成,现有的企业内部hr要么被弱化、边缘化成为行政后勤人员角色,要么升级为懂具体运营的hr管理专家。

查看原文

19 赞赏
展开收起
19 赞赏
展开收起

用工100条|第87条【用人单位解除2】

汪正楼律师
8472人已关注 关注
第87条【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2)】三、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可否要求赔偿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的操作流程为:1.用人单位制定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何为重大损失进行了界定,或是依据一般常识即可判断该损失为重大损失。2.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3.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征求工会意见。4.向劳动者发出解除通知。那么,在完成解除程序后,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吗?实务中,常有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用人单位产生经济损失。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用人单位对第三方的赔偿即是损失;二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造成本单位的损失。笔者认为因劳动者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第87条【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2)】

 

三、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可否要求赔偿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的操作流程为:

1.用人单位制定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何为重大损失进行了界定,或是依据一般常识即可判断该损失为重大损失。

2.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3.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征求工会意见。

4.向劳动者发出解除通知。

那么,在完成解除程序后,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吗?

实务中,常有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用人单位产生经济损失。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用人单位对第三方的赔偿即是损失;二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造成本单位的损失。

笔者认为因劳动者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1.从法理上来说,要求赔偿符合权责相一致的原则

有人认为,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依附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产生的经济收益归用人单位所有,如果要求劳动者承担经济损失,会使用人单位刻意转嫁经营风险,对劳动者有失公平。

但如果一律不要求劳动者赔偿,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公平。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工作中要有勤勉尽责的义务,在其尽到了工作职责的状况下,产生的损失不应当由其承担,但因为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造成损失的,应当由其承担赔偿责任。这样既避免了用人单位转嫁经营风险,也促使劳动者在工作中更尽心尽责,符合权责相一致的原则。

2.从法律规定上来说,可以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在一些地方法规中也有相关的规定,

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五十条规定:“因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且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但其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需要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要求劳动者赔偿仅限于劳动者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首先要衡量劳动者的过失程度,属一般过失的不宜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属于重大过失的,劳动者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应限于用人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

属于故意的,考虑到其自身主观恶性较大,可由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综上,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具体确定赔偿额度及比例时,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根据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参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最终确定劳动者应赔偿的数额。

查看原文

33 赞赏
展开收起
33 赞赏
展开收起

不以过程争长短,要以结果论英雄

丛晓萌
13281人已关注 关注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职场指路:萌姐,您好!我是一家百人左右的民营企业的人力主管,负责公司的人力行政工作,虽然有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最近有一种现象让我陷入困惑,就是在我们公司有的人特别爱在老板面前表现,而且他这种表现是以踩低别人、抬升自己为目的的,工作汇报总爱做表面功夫,没有实质进展,当然,大家有目共睹,这种人除了嘴上功夫厉害,实际的工作能力是没什么的。但是老板好像很喜欢这种人,对这种人的印象不错。原来我就想踏踏实实地把本专业搞好,在老板面前,就直接汇报结果,尤其是人力方面的一些工作内容,也不便于在公司管理例会的场合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在老板面前展开细说。我现在迷茫了,是不是我之前考虑的有偏差,是不是我这种不断提交结果的员工没有前途?是不是我也要变成那种华而不实的做表面功夫的人才可能有未来?请萌姐解...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职场指路:萌姐,您好!我是一家百人左右的民营企业的人力主管,负责公司的人力行政工作,虽然有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最近有一种现象让我陷入困惑,就是在我们公司有的人特别爱在老板面前表现,而且他这种表现是以踩低别人、抬升自己为目的的,工作汇报总爱做表面功夫,没有实质进展,当然,大家有目共睹,这种人除了嘴上功夫厉害,实际的工作能力是没什么的。但是老板好像很喜欢这种人,对这种人的印象不错。

        原来我就想踏踏实实地把本专业搞好,在老板面前,就直接汇报结果,尤其是人力方面的一些工作内容,也不便于在公司管理例会的场合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在老板面前展开细说。

        我现在迷茫了,是不是我之前考虑的有偏差,是不是我这种不断提交结果的员工没有前途?是不是我也要变成那种华而不实的做表面功夫的人才可能有未来?请萌姐解惑。】

一、不以过程争长短:

      我经历过不少公司,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我发现不管哪家公司,都存在着两类员工:

      第一类:有意愿向上走,但是能力与意愿不匹配,因为工作结果不美丽。

      这类人在不同的公司里都有存在,只不过换了不同的“马甲”,实际上的内核是不会变的。     

      这类人最鲜明的特点——在跟老板或者领导的汇报里,他们始终突出的是做事的过程:

      在做项目之前,是如何如何周密计划、安排;在做项目中,是如何如何的周密布置、落实;这都是事情的过程,每次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可以说是积极发言、主动表现的,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很用心、很敬业、很繁忙。

        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这类人遇到项目实施的问题时,就会避而不谈自己的pg电子试玩链接的解决方案,转而向老板求助,或者干脆甩锅到其他不相干部门的身上。

        于是,问题一个个的被搁置,悬而未决,就是这一个个被搁置、悬而未决的问题,导致项目最后毫无进展或者是直接的失败。

        这类人是找借口专家,如果有问题,那就是公司的问题、老板的问题、其他团队不配合的问题,反正、肯定、以及确定的是——不是他(她)自己的问题、也不是他(她)团队的问题。

          第二类:有意愿、有能力,面对问题绝不逃避,过程也许很艰难,但是结果很美丽。

          这类人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要么没有必要汇报:该解决的都解决了,不需要来自领导的支持或者指点,干就完了。

          2、即使汇报也带方案:遇到问题了,需要集思广益来解决的时候,那就带着自己的方案来汇报,请大家集思广益把关,看哪种方案最可行。

        在平常的会议里,此类团队的声音最少,他们认为如有必要才发声,如果没有必要就不必占用大家的时间来发言,反正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自己清楚就可以,不必让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恰恰就是这样的领导带领下的团队通常都是绩效最高的团队。在其他员工眼中,他们平时可能是最低调的团队,别的员工如果与这个团队没有工作关系的话,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那他们关心别的人如何看待吗?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的团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全部放在了项目管理上面,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会带着方案找到老板来寻求帮助。

        tips:组织中这两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前一种似乎风光无限,但是这两种人的本质区别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前一种人只注重表面功夫、遇到困难就退缩,做项目或事情很少有结果,对组织绩效几乎没有太大实质性的贡献;后一种是注重实质推进、遇到困难有方案,低头做事就要结果,是组织绩效的主要贡献者。老板心里会不清楚吗?老板其实看得最清楚。

二、要以结果论英雄:

       对于题主以结果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在我看来,拓展业务的一线人员可能在项目上还有个成功概率问题,但是对于我们做人力的人而言,不管是处理相关人的事情还是做人力相关的项目,老板心里对人力的期许都是100%的成功率,所以,人力如果只注重浮于表面的“花拳绣腿”,没有可以助推结果达成的“深厚内功”,到哪个企业都是玩不转的。

        再回到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层面,以结果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是比较正向且有效的一个思路,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注重结果的达成可以助力精力聚焦。

        其实跟题主一样,我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而且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体会到结果导向做事给我带来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主力我的精力快速聚焦、达成想要的结果。

        比如说我负责一个大的人力项目,那一段时间内我会把8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大项目中,一直到项目的中后期,我才会把精力分配的比例减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我可以心无旁骛的把项目落地。

        第二,注重结果的达成可以助力资源的盘活。

        给题主举一个例子,比如我负责公司一个办公室的装修升级项目,公司原有办公室员工需要搬出去,装修之后再搬回来,期间办公室要腾空,有大量家具及密封好的公司文件周转箱需要搬出去再搬回来,租短期库房就是必须支出的费用。

       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节省公司成本,我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拟装修升级办公室对面的空置办公室,于是我尝试跟写字楼物业沟通,他们的销售总监考虑到我们两家公司长期以来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我们大老板是他们的重量级客户,所以就慷慨地答应了我借用空置办公室用于周转的请求,免除了我们租赁短期库房的费用——这就是盘活资源的一个典型例子。

        顺利完成办公室装修升级当然是这个项目的最重要的结果,但是我还给自己设定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能降低的成本就降低——做性价比最高的项目,给公司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纯利润。

        第三,注重结果的达成可以助力人脉的积累。

        很多人都有体会——与专注做事、结果导向为本的人合作的感觉与另一种不注重结果的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结果导向的人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种成就感,当然也会给合作方带来项目成功之后的成就感,是一种共赢。

       在项目的合作中会建立信任、辨识人心,通过谈判、博弈、问题处理等等艰苦过程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是可以经得起一定考验的,因此注重结果的达成可以助力人脉的积累。

        tips:在组织里,还是要以做事达成期待中的结果为重,那种推动半天项目能够让项目“无疾而终”的做法不可取。题主走专业道路、工作有结果呈现思路没有问题,是正确的,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祝题主一切顺利!

24 赞赏
展开收起
24 赞赏
展开收起

单个岗位的全体系设计

3252人已关注 关注
背景:接到朋友求助。有一个岗位,老板要求给它设计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和配套的薪酬机制。经过询问,情况如下:公司:游戏公司。岗位名称:项目管理(制片)岗位描述:跟甲方爸爸沟通,将甲方爸爸的人物设计要求分发给公司的各个设计小组,然后督促他们按时合同要求或者小组计划上交,未及时上交算延误,但此岗位对设计质量不负责(专业度不够),也无法给出专业建议。如果设计师未及时上交,可以直接要求设计小组加班。实际质量由设计组长负责,如果设计质量不合格或者甲方爸爸不满意,需要返工。如果返工导致最终工期延误也算延误。分析设计动机:因为这个岗位和甲方爸爸(游戏大厂)沟通,因此需要稳定,所以老板希望这个岗位需要一定的晋升空间,防止人员流失一、考核设计:听完描述,我感觉这个岗位是个典型的重复性工作岗位,类似的岗位还有行政。对于重复性的岗位,特点一般是工作固定、难度较低、多频次、突发...

背景:

    接到朋友求助。有一个岗位,老板要求给它设计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和配套的薪酬机制。经过询问,情况如下:

公司:游戏公司。

岗位名称:项目管理(制片)

岗位描述:

    跟甲方爸爸沟通,将甲方爸爸的人物设计要求分发给公司的各个设计小组,然后督促他们按时合同要求或者小组计划上交,未及时上交算延误,但此岗位对设计质量不负责(专业度不够),也无法给出专业建议。如果设计师未及时上交,可以直接要求设计小组加班。

实际质量由设计组长负责,如果设计质量不合格或者甲方爸爸不满意,需要返工。如果返工导致最终工期延误也算延误。

 

分析设计动机:

    因为这个岗位和甲方爸爸(游戏大厂)沟通,因此需要稳定,所以老板希望这个岗位需要一定的晋升空间,防止人员流失

 

一、考核设计:

    听完描述,我感觉这个岗位是个典型的重复性工作岗位,类似的岗位还有行政。对于重复性的岗位,特点一般是工作固定、难度较低、多频次、突发事件少,临时性工作少。一般要求用一张表格把自己的年、月、周、日的固定工作列出来,贴到桌子上。做到日清日结(比如每天筛查简历),周清周结(每周做报表),月清月结(每月办理社保),年清年结(每年年检)。

 

重复性的工作一般考核三项。

1.工作完成情况。比如每天有没有搜索和甄别简历,每周有没有检查宿舍。

2.工作的频率。比如每天搜索了多少销售的简历,每个月检查了几次宿舍。

3.工作的质量。职场人都知道,结果导向。比如案例中的这个职位,每天催促了,有么有结果。没有结果=没有产出=没干,浪费公司投入的资源。

    对于案例中的岗位,需要几天一次到每天几次的频率催促设计小组交稿,催了就是催了,没催就是没催,交了才能给甲方爸爸。因为是她本人交,延期肯定公司要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也不敢懈怠。因此对结果的衡量还是比较清楚的。因此,我比较倾向于用各小组交稿的及时率来考核。

    但是因为缺乏正式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我不敢下最后的决断。因此让朋友把岗位工作流程给我。

她还给了我这个岗位的数据统计情况。

  

    看完后,我觉得这三张表跟我最初的判断相符。kpi的i一般是流程的节点,而k一般会选择增值的环节,这个流程里,增值的部分有两项工作,一个是及时,一个是质量满足要求,质量不由这个岗位负责,剩下的只有及时性了。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就是考核及时率就可以了。

 

二、薪点制定:

朋友把她设计的体系发给我,如下:

这张图有什么问题呢。

1.薪点最低值和最高值差距太大。

2.能力素质和职业素养之间的递进缺乏逻辑关系。

 

    我问了朋友一个问题:“晋升分几种情况,职位晋升、工资晋升、岗位变动。这个岗位是哪种情况?”她一开始说是岗位变动。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们老板可以接到甲方爸爸的工作任务后,可以合理熟练的分配资源,分配工作。我说我懂了,那么这个岗位最好的状态可以做到你们老板的状态吗,代替他分配资源。她说不行,只能机械执行并进行催促。我说那不会出现岗位变动了,只能是因为能力提升而导致的职位晋升,因为职位晋升导致的工资晋升。对于重复性的工作岗位,一般没有工资最低值和最高值差近3倍的,因此这个薪酬的设计的高值和低值肯定不合理。

 

那么该如何设定呢?

    正常的薪酬设计,是通过薪酬调查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岗位缺乏同行业的数据,甚至在同行业也没有同岗位,那么通过外部调查数据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那么该如何界定它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呢?

1.最高值的界定。

    老板认为现在,这个岗位最好的工作状态下,所展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和他愿意支付的工资,就是这个岗位最高的薪点和最好的工作行为及能力要求。

2.最低值的设定

    如果这个人离职了,重新招聘一个新人进来,那么最低多少薪资才能招聘到岗。到岗还不行,得转正。就是最低多少薪资可以招聘一个能胜任工作的人,这就是最低值。新人要求的最低的工作要求和能力要求是什么。

    薪酬、工作要求和能力要求有了最高值和最低值,中间的分级都在这个范围内设计。“关于最高值,我相信老板一定有思路和想法,只要有思路,就可以描述出来,能描述出来,一般就能具现,能具现一般就能衡量,老板描述,你来呈现。”

 

三、分级

    薪点的最高级和最低级制定完了,要如何分级呢?对于重复性的岗位,9级好像是多了点,但是3级也不一定合理。我问朋友:你们准备多长时间给这个人(岗位)晋升一次?比如,老板准备1年给这个人晋升一次,那么设计9级,用上9年,貌似也是可以的,总不能设计9级,3个月晋升一次吧,那内部公平性就被破坏了。但是,什么企业的薪酬制度会保持9年不变,或者有多少人会在一家企业工作9年?所以,设计多少级跟多久晋升一次和薪酬制度(本岗位)用多久是有关联的。对于这个岗位,用月度考核,年度评定是比较合理的。前年及时率95%,去年及时率97%,那么今年整体给晋升一级,等到了上限(每项工作都有上限),假如保持不变,每年升一级半级都行。假定我们设计3年晋升路线,那么基本上3级就够了。你跟这个人说未来10年的晋升规划她也不一定信,属于画大饼。所以在这个基础上,3 1、3 2都可以,这是晋升等级。

    但是,你们也要做好这个人离职的准备。如果这个人离职了,新来的人工资一般没有她高。那么,向下设计薪级就必要了。参照薪点最低值,最高值,和她现在的工作,可以向下设计薪级。所以这个岗位到底要设计几个薪级,这样就很清楚了。

    参照这个岗位的现在的工资和能力,薪级和薪点,级差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不一定合理。刚才是理论,调整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所有的决策必须要有依据,逻辑上要讲得通,逻辑讲通了,看起来不合理的决策也是合理的,逻辑讲不通,看起来合理的决策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四、岗位价值

    我朋友问我,这个岗位的员工希望加薪,她觉得她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而老板则希望通过对这个岗位的激励而使它进一步产生价值。这要怎么判断呢?

 

1.员工希望加薪。

    对于她的能力和贡献是否提升,hr和老板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你们有自己的判断,那么应当可以合理的作出晋升机制。如果你们没有自己的判断,那么可以用访谈法让她自己叙述,她的能力在哪方面做出了提升,又作出了什么特殊的贡献。比如她说她通过跟甲方爸爸的沟通和维护,给公司争取了2个大单。那么除了跟甲方做调查外,还可以用star法进行询问。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如果她能描述出来,可以按照她描述的来设计晋升。如果她自己糊涂,描述不出来,那说明只是她希望加薪而已,或者是她的工作熟练度提升了(这是一定的!),但是创造的价值没有提升,加薪缺乏依据,加不加公司来衡量(离职和怠工风险)。

 

2.老板希望这项工作(我理解是客户交付)增加价值。

这个岗位是监督设计师按时上交作品的,管理就是就是通过别人来实现价值嘛。那么设计师的工作是如何增加价值的呢?

 

1)第一种情况

    设计师一天工作8小时,某天偷懒了,只干了6个小时的活。如果无人监督,那这一天就这样了。如果有人监督,今天就下不了班。必须再干2个小时。如果下次不想加班,就不能偷懒。这一种情况,该岗位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2)第二种情况

    设计师一天工作8小时,没偷懒。但是项目的工作量分配下来要求设计师得一天工作10个小时,否则也完不成。该岗位可以要求设计师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保证项目完成,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3)第三种情况

    原先60分钟的工作量,现在设计师40分钟完成。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培训、指导、管理和训练,本岗位无法实现。

 

    因此,老板希望客户交付环节增值的意图可以理解,但是通过项目管理这个岗位不能全部实现。在公司级流程里,某一个节点的增值,不一定是某个岗位可以实现的。有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价值链,有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组织架构,有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岗位。让岗位产生价值便是赋能的过程,赋能需要对流程管理有深刻的理解。案例中的岗位虽然工作较为简单,但是因为牵扯多个小组,所以还需要保留,但是想要在交付环节全面实现交付质量提升、提高交付的及时性和交付的效率,这个岗位是实现不了的,公司必须作出其他的变革和调整。

 

最后的话
     人力资源书籍和课程多为教如何设计人力资源体系,作者一般有大公司或者咨询公司经验,但大公司的体系是也是从无到有演化而来,就像人类从搭建茅草屋到建造摩天大厦。一本书教你建造摩天大厦,却不会教你如何从茅草屋到砖屋到钢结构屋。少了中间这个过程,又如何深刻理解摩天大楼是如何建成的,其实少部分写书的人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因为书籍的特点所限,只写精华而不写历史。
    其实,人力资源的体系的设计和工具的开发都是随着环境的复杂性而变化的,比如20个人的公司和2000人的公司需要的体系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公司都只有20人,是不太可能开发出bsc这等工具的。我鼓励大家学体系,但是不去琢磨原理的人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比如流程管理和数据管理没有,绩效体系实则是不能落地的,因此绩效设计学了可能未必落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了90%以上,本文通过案例,针对单个岗位的体系设计做出了原理说明,希望对广大hr有所帮助。

 

我是李洪森,现在写文不多了,有问题可以加微信交流。喜欢请点赞、关注。

44 赞赏
展开收起
44 赞赏
展开收起

如何去劝退员工?

秉骏哥李志勇
42039人已关注 关注
前天,有位同行朋友问我一个问题,过程是这样的:对方:秉骏老师,向你请教个问题?我:交流一下。对方:有个车间员工,早上来开早会时,车间主管在早会时说了一下,鼓励员工参加技能考核,可让大家都多拿一些工资。但不合格的也会淘汰,车间没参考的员工不只他一个人,但这个员工未参加考试,然后就跟车间主管拍桌子吵起来了,经人事领导协调后这个员工把厂证及工具全交回来了,但不愿写离职单。就呆在宿舍,不上班;现在领导又要我去沟通让他写离职单,给他结算工资。我该怎么跟这员工沟通?我:就按领导意思去沟通,即:交了厂牌、工具,就是离职,要写离职单,多劝一下嘛。同时把单子带过去宿舍,随时准备签写啊。对方:那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跟他谈让他写这个离职单呢。我: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谈?对方:告诉他不来上班公按公司制度、旷工处理。我:分成12345各个点来说嘛,再思考,要换成不同角度。对方:一下想不...

前天,有位同行朋友问我一个问题,过程是这样的:

 

对方:秉骏老师,向你请教个问题?

我:交流一下。

对方:有个车间员工,早上来开早会时,车间主管在早会时说了一下,鼓励员工参加技能考核,可让大家都多拿一些工资。但不合格的也会淘汰,车间没参考的员工不只他一个人,但这个员工未参加考试,然后就跟车间主管拍桌子吵起来了,经人事领导协调后这个员工把厂证及工具全交回来了,但不愿写离职单。就呆在宿舍,不上班;现在领导又要我去沟通让他写离职单,给他结算工资。我该怎么跟这员工沟通?

我:就按领导意思去沟通,即:交了厂牌、工具,就是离职,要写离职单,多劝一下嘛。同时把单子带过去宿舍,随时准备签写啊。

对方:那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跟他谈让他写这个离职单呢。

我: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谈?

对方:告诉他不来上班公按公司制度、旷工处理。

我:分成12345各个点来说嘛,再思考,要换成不同角度。

对方:一下想不到从哪些角度,但公司的制度流程不合法?

我:你工作几年了?

对方:做人事1年左右。

我:原来呢做什么?

对方:现在小公司(100来人)做人事专员。

我:是hr专业毕业的吗,工作或事情,其实与生活是一个道理。

对方:不是,我是初中毕业。

我:哦,那还是要多学习一些东西了。

对方:之前买过你的书,看了,没去做这个工作,很多时候就忘记了。

我:比如,你不想去参加一个朋友邀请你出席的聚会,如果让你找出四条理由,你会找哪些?

对方:先认可,再说出自已不参加的情况。

我:是不是可以从“自己身体状况/有重要事情处理/人在外地/在加班/在相亲”等多个方面来婉拒。

对方:嗯嗯,我刚才也试着用微信跟这个员工沟通,但这员工我认可他的想法的时候他就不再回我信息了,这员工有四十来岁了,是个男的,同时又是老板的老乡,同一个村的。

我:同样,这个员工,你去劝,也可以从“员工激烈行为错误/交厂牌就是离职/离职就要办手续/不办也是离职还不能及时拿到工资/即使不想离职领导也不能允许工作根本没办法继续心情肯定不开心/不如好说好散工资能拿到等”角度,不妨为其推荐1到2家公司去面试/现在离职表在这里马上签大家都有脸面。我:你只做你的工作,不要管那些,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你是正义和理直气壮的,要拿出气势。

对方:理解了,谢谢老师指点。

我:只有去了现场与他交流,才知道他具体要说啥,才能灵活应对,如果你能叫上一个女性同事,不要一个人去宿舍,要好一些。

对方:嗯,好的。谢谢老师。

我:不客气,祝处理顺利,后续处理进度,欢迎继续交流和分享。

对方:好的。

 

通过简短的交流,我想,对方应该感受到了思考和方法对工作的重要性,遇到问题,要变换角度来想办法,而不是直接就问别人,或者希望从别人那里拿到准确的标准答案。

如果对方有稍微如上的变化,清楚“渔与鱼”的区别和重要性,就感到欣慰了。

查看原文

33 赞赏
展开收起
33 赞赏
展开收起

读书7:在其他非专业书中收获职场元素

阿东1976刘世东
15120人已关注 关注
职场成长读书7:在其他非专业书中收获职场元素通过它,抵达某个目的,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前情回顾:职场读书从树立职场读书的意识,到培养读职场有关书的兴趣,再到读书的选择、阅读、笔记等的方法与技巧,直到前段时间进入了读书内容与知识的获取。在读书6《读享专业书籍》一文中,提醒我们如何更有效的通过专业书籍来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这是我们在职场得以生存的基础和不被淘汰的唯一保证。而今天进入读书7,如何在一本平常的文学书籍中吸取我们成长的食粮。本集内容:一、读书,会给我们潜意识的增长阅历。接触的影响作用。前段时间高考结束的儿子忽然对我说,他发现看小说其实对学习还是有点用。特别是在语文上,作文上都感觉有不小的作用。我问他有啥作用呢?他也没有说过所以然。只说感觉学语文要好懂了些,写作文更容易下笔了些。我告诉他这其实等于常说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得得多别人的行文习惯,看...

职场成长读书7:在其他非专业书中收获职场元素

——通过它,抵达某个目的,这就是学习的本质。

 

前情回顾:

职场读书从树立职场读书的意识,到培养读职场有关书的兴趣,再到读书的选择、阅读、笔记等的方法与技巧,直到前段时间进入了读书内容与知识的获取。

在《》一文中,提醒我们如何更有效的通过专业书籍来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这是我们在职场得以生存的基础和不被淘汰的唯一保证。

而今天进入读书7,如何在一本平常的文学书籍中吸取我们成长的食粮。

 

本集内容:

一、读书,会给我们潜意识的增长阅历。——接触的影响作用。

前段时间高考结束的儿子忽然对我说,他发现看小说其实对学习还是有点用。特别是在语文上,作文上都感觉有不小的作用。

我问他有啥作用呢?

他也没有说过所以然。只说感觉学语文要好懂了些,写作文更容易下笔了些。

我告诉他这其实等于常说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得得多别人的行文习惯,看得多书里的人思维表达。其实也间接等于接触了各种知识。虽然不系统,但至少眼熟,不再陌生。学习的时候自然易于类同而学习,下笔时能行文的方向自然会多一些内容。

 

所以,看书,不论是专业书,还是一般的文学书,甚至是休闲杂志,其实都会潜意识的改变我们的眼界,另类的增加我们的阅历。

 

二、知识要学,要用,才会有用。——要在日常中收获。

都说人生百态,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现在的人都拼命的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各种知识。但大多数人读书求学20多载,却很少有人说得上多成功。但这样多学的人其就算平凡却也还算是稳健。这是知识带来的一种稳中有胜的把控感。

然而也有人大字不识一箩筐,却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甚至进入仕途。这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成功?其实这还是知识的力量。这样的自我优秀,他们学习的是别人的经验,自己的经历,借鉴、思考,将这些经验在实践中运用到了极致。这是生存的智慧。同样是知识的力量。

 

为什么有人读书多年不成功,正宗科班也大多数平淡。

为什么有人明明没有多读多少书,却似乎比你我都要懂得多得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上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其中蕴含的道理也不复杂。

读书多年不成功,是因为20载读书,可能就只是在读书。学得多属于自己的少,能学以致用的则更加少。所以学习不等于知识,知识更不一定等于能力

在生活中能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能将知识指导成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知识才是一分知识一分货。所以书读得少,不代表懂的知识少,更不代表能力小。

 

而在读书的知识获取上,其实是同样道理。要在平凡中受熏陶,在经意间去吸收。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要在专用的书上才能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其实只是在专业的书上所显示的知识,更为直接和具体。

但专业书由于知识的集聚和深化,难学难懂,往往读者不多,传阅更少。更多的是将其当一个“典”来使用——翻阅、查阅

而在一般的书籍中,其实同样蕴含着许多职场知识或者说是人生智慧。

 

只要我们能形成一种在平凡中亦能认真观察、学习、吸收的习惯,知识自然就能将人生的知识,积少成多。

 

三、如何在文学类等一般书籍中汲取成长的养料。——有意识有更多收获。

在前面我说只要读就会有一定的潜意识的影响作用,给我们一定的收获。但这样的潜意识收获,自然没有我们有意识的去辩析汲取收获得多。

但要怎样才能在一般的书籍中汲取到更多知识呢?

 

在前面的读书系列中,我就说过读书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自己的工作需要而带有功利性的读书。这是为自己的职业或者其他利好而去读书。是为增长自己某个方向能力的专项选择。

还有一种人是喜欢读书。这是一种读书的习惯。就如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喝茶,同样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读书。没有多想要在书中收获什么,就是喜欢读。

 

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喜欢读书的人,如何能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因为讯息的变快而变得更为浮躁。就算是读书也很焦躁,图的是新,再难有温故而知新。

以前书少的年代,一本书我们可以读三五遍。现在呢?读完几年了,书还是新崭崭的。

 

但,要从一本小说书里找到职场的逻辑,还是需要我们拥有预设、回顾的习惯。

一是先明逻辑。——人生是一盘棋。真的需要规划。

就在前两天与儿子说到了志原与职业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说到了当作家,做写手的情况。说到现在的玄幻小说的整体盘面都大同小异。基本是努力成长冲破层层世界,才得观自在。

其实这如同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人生是需要不同层次满足的。而这也是管理激励的根本所在——因为有所需求,所以可管理。

因此看一本书,首要看的是一本书的布局。作者是怎样让主角通过个人努力与抓住机遇来实现人生的一盘棋的。

二是要有目标。——从小目标立起。来个目标递进。

当你梦想是成为玄阶时,而玄阶又发现还有地阶、天阶。当好不容易达到天阶,才发现上面还有帝阶、道境的存在。

而在职场也同样是这样,如果我们一来就订下一个亿的小目标。这显然与我们的自身能力与基础不匹配。目标,要层层递进,层层实现,才能让我们拥有实现的信心。

三是财侣法地。——匹配目标能力。创造条件前进。

在武侠的世界里要想成功一定要讲究财侣法地。看过射雕的都知道郭靖是怎样由一个小屌丝逆袭成功为北侠的?先与七怪、再到马钰学习却一直只有底子,没有面子,武功不是很厉害。直到遇到黄蓉才有了洪七公,开始真正实现财侣法地的四大要素,从而走上侠之高峰。

四是得道多助。——创造辅助力量。八方用力得精进。

在修行的道路上,多条朋友多条路。同样是学武,杨康本来条件比郭靖好得多?为什么路却走得越窄?不就是其思、其路都不够正吗?而郭靖却能一路善行侠义,才有了一路的师傅,一路的成长,最终功成名就。

 

虽然说在小说的世界里,主角成长的过程大都这样。但却又各自有不一样的铸炼过程。而这恰恰是我们一个普通人在一些文学书籍里应该要吸取的励志过程。

虽然故事可能是书中虚构,但其经历却是人之善想,也是成功者的磨砺。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些在读得多了后,却也会逐步的影响到我们的潜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少林寺》能掀起中华大地的侠义风的原因。用文诱思,因势利导。就能逐步的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

 

所以,读一本一般的文学书,带着一定的主角内心情节去读,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角是什么。只要真正跟随进那一位成功的轨迹,你自然就能感受到其成功的过程。而不是一时想看这个,一时想看那个。就会如走进花花世界小蝴蝶,终被迷眼找不到归途。

这样的读文学书,就能让我们读懂书,并会有着一定的收获。而不是只打发了时间,却又忘了故事。

不信,问问自己你还记得几本书的主要情节?

 

小结:

要相信读一般的文学书也会有所收获。只是在读文学书是我们一定要有借鉴、认识的意识。

带着内心的主角情节去读,体味作者表达的意愿。我们就能感悟主角成功的磨砺,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尽量做到感同身受。

49 赞赏
展开收起
49 赞赏
展开收起

薪酬和绩效,共生又共存

lhyx胡许国
1117人已关注 关注
大家好,我是胡老师。我在前面和大家曾说过,薪酬和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最核心的两块,所以,我在这里把薪酬与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单独拿出来,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的认识到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了,但是大多数企业却并不能做好这个事,而在这其中,跟我们不理解背后的逻辑或者方法论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把这个给它了解透彻了,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我在以前的分享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什么叫薪酬。我们知道,薪它指的是物质,酬它指的是精神,物质我们理解的简单一点,就是钱,精神我们理解的简单一点,就是爱,所以,员工要么跟着钱走,要么跟着爱走,员工他不会跟着人走的。所以如果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既不跟员工谈钱,又不跟员工谈爱,那员工是不会跟着你走的,你要想少给钱,那就必须多给爱,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不给爱,那就谈钱。而且我发现,现在员工的需求正在从...

      大家好,我是胡老师。我在前面和大家曾说过,薪酬和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最核心的两块,所以,我在这里把薪酬与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单独拿出来,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的认识到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了,但是大多数企业却并不能做好这个事,而在这其中,跟我们不理解背后的逻辑或者方法论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把这个给它了解透彻了,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我在以前的分享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什么叫薪酬。我们知道,薪它指的是物质,酬它指的是精神,物质我们理解的简单一点,就是钱,精神我们理解的简单一点,就是爱,所以,员工要么跟着钱走,要么跟着爱走,员工他不会跟着人走的。所以如果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既不跟员工谈钱,又不跟员工谈爱,那员工是不会跟着你走的,你要想少给钱,那就必须多给爱,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不给爱,那就谈钱。而且我发现,现在员工的需求正在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换,什么意思?特别是现在的90后、00后的一些员工,你直接谈钱,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已经不灵了,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感受应该是很深的,去招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你像60后、70后、85前的一些员工,他到一家公司,张嘴问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月多少钱啊?甚至还问一个更可怕的问题,他说我能不能不交五险一金,你把那个钱发给我;但是,85后、90后、00后的员工,你会发现,他们问问题就不一样了,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他到你们家企业说,你管住么?他先不谈钱。你说你管住,他说几个人一个房间呐?你说两个,他说那可以,你说八个,那他就要考虑考虑了;那他还会问得更细,有没有空调啊?有没有洗衣机啊?甚至还问,有没有wifi啊,因为离开wifi,现在很多人就疯了,问完这个以后,他再问,管吃么?一日三餐都吃什么啊?我是四川人,你们有没有川菜啊?没有。没有那我不去。为什么?因为不符合我的口味。所以,问完这两个问题,吃和住问完之后他才问,一个月多少钱啊?有没有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呐、带薪休假啊?等等。

      所以,现在很多的企业呢,正在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换,企业的这些转换是来源于员工的这样一种需求的转换。那么,现在企业到人才市场招聘员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大量的需要一些人才,但是我们又发现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不去找工作,就形成了这种脱节,需求方和供给方发生了一些变化,比方说,我之前曾经辅导过的其中一家企业,它花了将近3个亿的钱,在企业里面建一些什么篮球场啊、足球场啊、电影院啊,甚至幼儿园,就是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换。

 

      那么各位小伙伴,我再问大家一遍这个问题,什么叫薪,什么叫酬?我们再去思考一下,当然了,大家也可以在我边问的时候边思考。

      比如说,月底发绩效工资,是薪还是酬?——薪。

      到年底发奖金,是薪还是酬?——薪。

      到年底给员工进行分红,是薪还是酬?——薪。

      比如说,公司组织旅游度假,是薪还是酬?——酬。

      比如说,一家企业,员工上下班的时候提供班车接送,是薪还是酬?——酬。

      比如说,端午节发粽子,中秋节发月饼,是薪还是酬?——酬。

      比如说,给员工提供相应的提升能力的培训,是薪还是酬?——酬。

      所以,我们会发现,培训它属于薪酬的一部分,是属于酬的部分,给员工赋予能力;晋升呢,晋升也属于薪酬,属于薪酬中的酬,让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大的权利。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发现,薪和酬共同组成了一个员工的收入的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部分,一个是精神部分。

      那么物质呢,它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工资,第二个呢是奖金;那么精神也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让他当官,我们叫晋升,第二个是给他发奖状,我们叫荣誉。

      那我们看一看,企业为什么给这个人发工资呢?是因为这个人在这个岗位上,完成了岗位要求的职能工作,那什么叫职能工作呢?就是工作分析表的一些内容,完成了才有这个钱;那为什么给这个人发奖金呢?就是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他还完成了公司制定的目标,所以完成的目标越高,奖金就越高,收入也就越高。那为什么给这个人去晋升呢?当然,不仅仅是这个人的业绩好、结果好,而且这个人的品行也要好;那为什么给这个人发奖状呢?不但这个人的目标完成的好,他品行也好,而且这个人还要遵守公司的纪律。这个是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什么叫绩效?绩,指什么呢?指的是业绩。效,指的什么呢?行为。所以,业绩包含职能和目标,行为包含品行和纪律。这个是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把上下两个部分连起来,就是薪酬和绩效的逻辑关系。那我们来看一看,在企业里面的问题都是什么问题。

      有的企业关注了薪,忽略了酬;有的企业关注了业绩,忽略了行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公司的业绩是奔着目标去的,但是发现员工的行为出现问题了,导致公司的文化出问题了。

      那还有的企业呢,关注了薪酬,忽略了绩效,什么意思呢?就是薪酬发的很高,甚至比同行业高出很多,但是发现,绩效考核没有标准、没有要求。

      那还有的企业呢,关注了考核,忽略了薪酬,什么意思呢?就是考核考的方法非常得当,但是,它和薪酬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链接。

      比如还有的企业,就关注了薪酬和绩效的链接,直接在业绩部分,但是在行为部分没有链接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它们之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那么我说到这个地方,大家发现,对员工做考核呢,一般要从两个层面去考核,一个是业绩层面,一个是行为层面,我们把业绩叫做任务,就是你来到这个岗位,我们对你要求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一个是行为,两个方面。但是业绩这个部分呢,好考核,因为好多地方它是死的,比如说业绩多少、利润多少、成本多少、客户量多少、投诉多少、次品量多少,这个基本上都是死的,但是行为部分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是特别好考核,比如说主动性,员工说我很主动,领导说你不主动,那这就出现了偏差,领导说你不主动,为什么这样说,我有理由,有证据,员工说我很主动,我也有理由,我也有证据,所以不好考核,但是呢,行为又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行为每增加一分,效率就会增加百分之百,那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呢?因为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薪酬的知识,关于这个我们在以后讲绩效的时候会和大家分享,讲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大家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明白了,我在这里就不展开和大家介绍了。

21 赞赏
展开收起
21 赞赏
展开收起

高情商是可以练习的

文瑾说职场
194人已关注 关注
27岁hrd教你化解职场尴尬,从此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很有品位本文目的:帮读者梳理职场中最常见的8种尴尬场景;给读者提供化解职场尴尬的实操技巧。正文:争取利益场景:职场上总会遇到身边懂得争取的人比自己拿到更高报酬、获得更多资源?领导或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一直画饼让你干活又不给实际的东西?领导明明总是表扬自己,但一到升职加薪就没自己份了?自己有很好的idea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支持?技巧:(1)了解对方判断是否增加资源投入的依据;(2)评估自己在合作或工作中为对方创造的价值;(3)分析自己的可替代性;(4)用对方的理念与对方进行真诚的交谈。案例1:某大学教授与企业商务合作教授在朋友的引荐下给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当顾问,已经帮其解决了入驻该城市总部选址问题、前期人力与财务人员招聘问题、法务律师合作事宜等。公司名义给予股权承诺,但一直没有正式的合作协议签署,也未给教授任...

27hrd教你化解职场尴尬,从此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一)

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很有品位

 

本文目的:

  • 帮读者梳理职场中最常见的8种尴尬场景;
  • 给读者提供化解职场尴尬的实操技巧。

 

正文:

  • 争取利益

场景:职场上总会遇到身边懂得争取的人比自己拿到更高报酬、获得更多资源?领导或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一直画饼让你干活又不给实际的东西?领导明明总是表扬自己,但一到升职加薪就没自己份了?自己有很好的idea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支持?

技巧:

(1)了解对方判断是否增加资源投入的依据;

(2)评估自己在合作或工作中为对方创造的价值;

(3)分析自己的可替代性;

(4)用“对方”的理念与对方进行真诚的交谈。

案例1:某大学教授与企业商务合作

教授在朋友的引荐下给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当顾问,已经帮其解决了入驻该城市总部选址问题、前期人力与财务人员招聘问题、法务律师合作事宜等。公司名义给予股权承诺,但一直没有正式的合作协议签署,也未给教授任何实际报酬支付。

我给到的建议是:

  • 做一个项目合作计划书,对当前公司入驻该城市会遇到的资源问题以及公司经营即将或者正在面临的财务问题进行详尽梳理,意在明晰对方痛点以及帮助对方构建资源投入依据,即解决痛点;
  • 项目合作计划书中针对一些列的问题,提出pg电子试玩链接的解决方案且做一个近半年的发展计划,在计划中各个环节明确自己能给到对方的帮助,展示自己的价值;
  • 合作公司虽实力雄厚,但在与教授的沟通中可以判断新项目具体经营运作对方缺少相关经验,且在该城市落地实操没有人才等本地资源,教授在对方弱点中如果能够突出自己的实力,短期内可替代性极弱;
  • 完成项目计划书之后,约对方进行商业谈判,明确之前自己已经创造与未来可以创造的价值,突出自己的合作诚意,且以退为进,站在为对方节省前期成本的立场上,表明先用项目运作的方式进行前期合作且进行报价,待磨合好后再如对方提议进行股权分配等更高成本的投入。

案例2:咨询顾问七月想升职加薪

顾问七月名牌大学毕业,听闻同时进入咨询公司的同事有以家境不好为由找领导申请加薪,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不屑于用这些低级的手段去争取利益,感到苦恼。

我给到的建议是:

  • 找到公司薪酬制度中关于升职加薪应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在七月给我的资料中我看到了“以能定薪”这样的字眼,七月在入职公司这段时间经历3个咨询项目,得到项目总监的高度认可;
  • 我让七月做一个自己能力提升日程表,清晰的展示出自己在3个项目中的成长以及对公司创造的收益,突出现有薪酬与职位与自己3个项目之前的,而如今自己能力确实有极大提升,也在项目中得到验证;
  • 在与七月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七月对新课题的学习能力特别突出,我让七月除了提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整理出自己对前沿咨询项目的研究报告;
  • 最后,让七月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整理成档,发邮件给到他们公司有决定权的领导,咨询总监与人力经理。

以上均为真实案例,教授采纳了我的建议,而七月也顺利得到提拔。职场上,争取利益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仅为了自己,尤其当你成为一个业务线或一个部门总之后,你要面临的还有为整个部门争取。但争取的前提是,搞明白自己到底为公司或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创造了怎样的价值,这些价值是别人也可以给的还是别人很难给的,自己是否是性价比最高的、效率及效果最好的等等。

  • 拒绝他人

场景:我们可以拒绝爱人、拒绝亲人,但面对同事与领导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回绝?比如喝酒陪客户?比如加班到深夜,放家人鸽子?

技巧:

(1)理解对方真实诉求;

(2)审视自己真实心理;

(3)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帮对方解决问题;

(4)注意发挥自己性别、年龄等方面的优势。

案例·:文文入职新公司,领导不走员工不敢走

文文刚入职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第一天入职,文文就发现下班时间到了,部门同事宁可玩手游,也要在公司多待1个小时之后再离开。后来得知,因为领导没走,至少要加班1小时,这是部门不成文的规定。

我给到的建议:

  • 我问文文你觉得领导为什么不希望大家早下班?她疑惑不解。我告诉她领导希望员工加班无非以下三种原因:一是你的工作成果尚没有让领导足够满意,所以他认为你应该通过加班提升自己;二是他不了解你的工作进展以及工作努力程度,没有安全感,这样你在眼皮底下,起码表示你没有怠慢工作;三是他孤独,下班后没有家庭温暖或者也没有太多朋友,希望得到陪伴。
  • 接着我又问文文你为啥不敢准点下班?她说同事都没有走,怕自己走了领导不高兴,影响职场发展。其实我们不敢拒绝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方可以决定自己的职场前途,我们怕自己职场发展受到影响;二是自己有讨好型人格,想得到每个人的喜爱。我告诉文文,你加班只能让领导对你没意见,却无法让领导对你认可。关键还是要解决领导的真实诉求。
  • 为了打消领导顾虑,满足领导要求加班背后的真实诉求,我建议她根据紧急程度与重要程度于每周一把自己本周的工作计划制定出来,且每天下班前给领导反馈下具体工作进展;在一些紧急程度高的任务,哪怕通宵都要漂亮地在指定的时间内给到反馈,如果能提前就尽量提前;如果有事情未能加班,那么忙完之后晚上回家一定要赶在指定截止日期前做完,且及时发给领导,让领导感受到你对工作的认真、人情以及努力,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双方的信任就会培养起来。信任感培养起来之后,其实是否留在公司等他下班就不重要了。
  • 另外,文文是女孩子、毕业才1年,我认为这个阶段的人就应该有符合自己身份的特质,而不是像个久经职场的人一样,总是显得很成熟稳重。我建议她在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时候,提前跟领导沟通,保持应有的真诚与谦逊,承认自己的不足没什么,谁23岁的时候不犯错。因为领导是男性,那么面对自己扛不住的压力偶尔撒撒娇也没什么,反倒显得亲切。

以上为真实案例,文文在入职2个月后成为部门唯一一个可以准点下班的人,并且得到部门同事与领导极大的认可。职场,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地方,而有合作的地方都存在博弈。最终人们喜欢你、重用你是因为你能创造多少价值。而你会发现,价值越大,对方对你的包容就越大。除了提升自己之外,其他都是次要的,每个职场人士必须有这个意识。这个社会不缺吹嘘遛马的人,缺的从来都是把事干好的人。只要你真诚对人,人也就真诚对你。

 

本文侧重于将化解职场尴尬的技巧进行提炼,并且用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与应用。后续还会推出被人甩锅、遭人误解、面对质疑、提出建议、让人配合以及合理邀功这6个场景的应对技巧及案例分享。

 

结语:

本文实为原创,出自27岁成为上市集团事业部hrd的段某某。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推荐给你的朋友们。欢迎提问,说不定下期主题为你而写。

21 赞赏
展开收起
21 赞赏
展开收起

项目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

王胜会卷毛老师
5444人已关注 关注
亲爱的智慧职场小伙伴!我是提出能写、能讲、能谈三能人才模型的@工具书作家-王胜会卷毛老师!为了更加深入地与大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核心业务,卷毛老师基于2022年1月第1版新书《智慧职场: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精细化设计》陆续推出11篇系列文章。第1篇为《绩效计划、辅导、考核、反馈与改进》,第2篇为《薪酬竞争力、公平力、控制力与法治力》,第3篇《创业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4篇《成长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5篇《成熟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6篇《衰退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7篇《蜕变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8篇《组织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第9篇《部门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本文为第10篇《项目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项目层面的绩效薪酬激励主要是针对项目团队设计的。项目团队是实现项目目标的主体,...

亲爱的智慧职场小伙伴!我是提出“能写、能讲、能谈”三能人才模型的@工具书作家-王胜会卷毛老师!为了更加深入地与大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核心业务,卷毛老师基于2022年1月第1版新书《智慧职场: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精细化设计》陆续推出11篇系列文章。

 

第1篇为《绩效计划、辅导、考核、反馈与改进》,第2篇为《薪酬竞争力、公平力、控制力与法治力》,第3篇《创业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4篇《成长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5篇《成熟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6篇《衰退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7篇《蜕变期绩效薪酬激励系统设计》,第8篇《组织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第9篇《部门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本文为第10篇《项目层面绩效薪酬激励设计》,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项目层面的绩效薪酬激励主要是针对项目团队设计的。项目团队是实现项目目标的主体,一般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组成,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项目团队绩效薪酬激励体系才能快速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

 

1.项目层面的激励设计主要包括激励时间、激励措施和激励监督三个方面:

 

(1)激励时间设计:物质激励通常按照项目周期进行,精神激励则是伴随项目过程始终;大型、长期的项目也可按照项目阶段或项目关键节点进行激励。

 

(2)激励措施设计:主要包括目标激励、奖金激励、信息激励、参与激励、责任激励、授权激励、培训激励等,一般而言,多项激励方式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3)激励监督设计:企业还应建立项目团队激励的监督机制,监督激励实施要符合激励原则和制度,项目团队激励要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和项目负责人,以便于调整项目团队激励的时间和措施。

 

2.项目团队从组建——运营——解散,是一个逐步成长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形成阶段、震荡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解散阶段五个阶段,采取13项有效的激励措施,如表2-5所示。

 

表2-5  项目团队激励方式设计

项目团队阶段

激励方式

具体说明

形成阶段

预期激励

向项目团队成员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和职责分工,设想项目美好前景及收益,明确项目团队的努力方向,增强团队信心和凝聚力

信息激励

充分公布有关项目的各方面信息,如工作范围、质量标准、预算及进度计划和资源限制等,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与激励

项目团队成员明确的分工、角色与定位,在分解项目目标及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时,确保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增强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震荡阶段

参与激励

项目经理要引导团队成员正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参与讨论、解决,充分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合作共进

责任激励

项目经理应以身作则,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约束机制,以增强项目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

信息激励

项目经理要加强与项目团队成员的沟通,增加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创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工作环境,努力化解矛盾和冲突,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成长阶段

授权激励

项目经理应尽量减少指令性工作,给予项目团队成员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充分授权,从而诱导团队成员进行自我激励,提高项目团队的整体绩效

培训激励

项目经理要尽可能多地为项目团队创造学习新知识的机会,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挖掘潜能,促进每个成员快速成长

成熟阶段

危机激励

积极引导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对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识别项目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

目标激励

协调好团队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为团队成员设立有较高价值的目标,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为项目努力的结果正是自己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就

知识激励

当项目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成立临时攻关小组,引导项目成员进行自我管理、知识管理,分享经验和教训,甚至形成项目案例库传承下去

解散阶段

强化激励

对项目团队成员的种种有利于项目高绩效的行为给予及时表扬,评选卓越员工,颁发相应荣誉和授予称号,强化前几个阶段的激励效果

尊重激励

尊重团队成员的工作业绩和职业发展愿景,为团队成员的未来发展制定计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3.项目团队绩效薪酬激励的设计需要注意四个事项:

 

(1)建立完善的项目团队绩效考核体系,避免团队成员“搭便车”的行为。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分工协作与授权,满足项目成员对于工资、奖金、实物等物质方面的需求。

(3)明确项目目标,加强内部沟通,增强团队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团队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

(4)关注项目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激励措施。

 

具体而言的“6.3.6  项目团队工资制度”中的“项目团队的基本薪酬设计、项目团队奖金设计、项目团队长期激励设计”,以及“8.1.7  制度范例:项目提成管理规定”等的设计和撰写操作,有机会再与大家系统地探讨。

 

39 赞赏
展开收起
39 赞赏
展开收起
互动区
打卡奖励
往期精彩牛人分享
  • 11评论王锋-未来看现在

  • 12评论秉骏哥李志勇

  • 13评论践行者袁鹏

  • 8评论小小嫔嫔

  • 5评论丛晓萌

直播推荐 更多 >

三茅6月精品内容盘点

大卡  打卡学习委员

已结束 可回放 6612

相关资料

  • 1524 浏览i1.65mb

  • 1478 浏览i22.92kb

  • 2670 浏览i3.05mb

  • 1583 浏览i25.5kb

  • 331 浏览i1.22mb

  • 407 浏览i18.41mb

  • 12 浏览i2.12mb

下载app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300万 人已下载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0元听好书
学会办事,职场开挂!实在、管用的职场干货技能~
145,55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