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生产型企业中,往往有几位这样的技术工人:无论机器出现什么故障,只要他们去检查,基本上都能顺利解决问题,他们往往被称为“老把式”,凭借长期一线工作经历,自己摸索出机器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其实,在人力资源管理界,往往也有这样的“老把式”,他们提出的某些措施往往“不走寻常路”,但却能达到管理层想要的结果。
在此,选取几例,以飨读者。
员工又迟到,罚款?
员工迟到,是很多一线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最头疼的“那些小事”之一,大部分企业倾向于采取罚款方式来解决,并写入规章制度。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另辟蹊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部员工考勤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时候,看房的客户已经等在售楼处门口了,现场的布置、陈列、折页、文具甚至着装等必要的前期工作却还没有准备好,让客户印象大打折扣。派驻现场考勤员、设立全勤奖、重罚迟到者……方法用遍,却收效甚微。
后来,有“老把式”献出锦囊妙计:“售楼部员工每天排号接待客户,排号顺序遵从每天的到岗顺序”。售楼部员工的提成取决于客户下单量,如果接待的客户少了,个人提成必然减少,只有早到岗、多接待客户,才有可能多签单、多拿提成。新规定一经实施,顿收奇效,售楼业务员们一个比一个到得早,而且相互监督,以免有人“插队”。公司既不需要设立考勤员,也不需要设立全勤奖,就自然实现了员工准时出勤。
【案例2】某电视媒体热门节目的节目组成员经常要就节目创意召开讨论会,往往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迟到,影响了讨论会的顺利进行。后来,在节目组几位核心成员的倡议下,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内部规定:每次开会迟到的最后一人需要请全组同事喝星巴克咖啡,而且现场兑现!据说,大家经常能因为这条规定喝到咖啡。
这个节目组参加讨论会的有近20人,每人一杯咖啡,即使按照平均30元计算,也得600元!一次迟到要付出600元的代价,谁还能不肉疼?得,还是老老实实地早点到会吧!
可能有人会说,我可以不遵守这样的“内部规定”吗?理论上,的确可以!但如果真要当“杠精”,估计以后想继续融入这个集体,恐怕就比较困难了。
销售岗招聘,很难?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销售岗位一直是流动性非常大的岗位之一,销售人员的招聘工作早已成为招聘经理心里“永远的痛”。为了快速补充销售人员,各企业的招聘经理们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但往往还是很难满足销售部门的用人需求。
【案例3】笔者的一位友人在一家民营运动康复机构担任高层管理职务,该公司创业2年,主要为运动后发生损伤的人群提供专业康复医疗服务,前期专注b端市场,依靠投资人的社会资源与地方体育局深入合作,主要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为了拓展c端市场,该机构计划招募部分销售人员,并先后在综合性招聘网站、垂直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但应聘者寥寥。
后来,笔者建议他们将潜在销售人员定位为爱好运动的人,尝试在公共运动场所、夜跑等小圈子聚集的地方摆放易拉宝、举行互动小游戏等方式,一方面吸引潜在c端客户,另一方面也欢迎他们担任公司的兼职销售人员,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公司的康复医疗服务,并按照储值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提成。公司hr对这一建议进行了尝试,的确有部分运动爱好者开始为公司推荐客户。
和猎头共舞,挖人?
和猎头共舞,是很多人力资源同仁的工作准则之一,一方面是为所任职的企业直接寻访潜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猎头了解同行企业的一些动向。但是,在某些人力资源大咖眼里,猎头还可以做更多!
【案例4】某互联网公司因业务转型,需要对部分运营岗位员工进行遣散。在这项工作的规划阶段,人力资源部向公司总经理汇报了遣散补偿方案,总经理认为成本过高,希望人力资源部能够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降低遣散成本。于是,人力资源部向经常合作的猎头顾问进行求助,猎头公司协助对遣散方案涉及的部分员工进行了定向推荐。
最后,在架构调整和人员遣散消息正式公布前,公司已经通过猎头将计划遣散人员中的近三分之一输送到了其他企业,当然,公司也向猎头公司支付了一定的服务费用,但这笔费用远远低于遣散补偿的成本。
骨干吃回扣,开除?
大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中把“吃回扣”这样的行为规定为红线,一经查实,都会判定为严重违纪,从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然而,有些企业的操作方式却让人大呼“太骚气”!
【案例5】某分公司销售经理拿了供应商的回扣,而且,销售部有一半销售员也存在类似情形。分公司总经理非常纠结,很想杀一儆百开除销售经理,但是又担心影响分公司业绩,而且很有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需要“团灭”。分公司总经理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反映了这一情况,然后合谋上演了一幕“捧杀”:因销售部近期业绩较好,销售经理晋升为分公司副总,分管产品研发。销售经理感觉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而且职务上又有了晋升,非常自豪,更加放飞自我。然而,三个月后,分公司总经理开始对这位新任副总的工作百般挑剔,一会儿是新产品研发效率太低,一会儿是新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痛点……最后,这位新任副总“愤然离职”!同时,分公司总经理对新任销售经理和骨干销售员进行诫勉谈话,稳定了队伍,避免了“团灭”销售部的局面,对分公司的业绩基本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员工泡病假,咋整?
令一线管理者头疼的“那些小事”还有员工泡病假。如今,员工很容易获得医院病假证明,于是有人开始钻空子。人力资源部门常规的处理方式,无非是带着当事人提供的诊断证明、休假建议等材料到就诊医院进行核实,除非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伪造的,否则,医生一定不会承认帮着虚开病假证明的,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往往也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医疗期满。
【案例6】某企业的请休假制度中规定,“申请病假3天以上的,必须提供三甲医院的挂号单、诊断证明、收费单据和病假建议”等材料。某员工每次都能按照公司规定提供病假申请材料,但部门负责人怀疑存在泡病假的可能性。随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带着病假材料到医院核实,院方表示“病情属实”。为进一步核实该员工病假的真实性,用人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到该员工家里进行“陌拜”,发现员工身体状况良好,确实存在“小病大养”的情形,但也没有当场揭穿。就在陌拜事件几天后,该员工返回公司恢复正常工作了。通过这一操作,既解决了问题,又规避了可能的风险。
其实,管理中的“骚操作”可能还有很多,这些“骚操作”也许未必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甚至可能还有个别做法存在打法律擦边球的情形,但它们也确实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经营环境变了,员工个性变了,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及时做出调整,各项管理措施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有时候,不走寻常路,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本文已在《人力资源》杂志2020年12月刊发)
3楼
讯息时代,很少还有法盲,所以,当员工拿着法律法规当挡箭牌,一副我知道你看我不顺眼,有本事你开了爷的态度时,其实已经倒逼着我们搞这些“骚操作”,但红线我们坚持是不踩的,这是准绳!
吉雷
@goodhy:的确,很多时候,hr启用“骚操作”是出于无奈,当常规手段已经无法达成目标的时候,只能转而采取其他方式。
今天上班的路上还在思考,hr到底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专业的问题,其实吧,hr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何必在乎到底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当然,前提是不踩红线!
2楼
讯息时代,很少还有法盲,所以,当员工拿着法律法规当挡箭牌,一副我知道你看我不顺眼,有本事你开了爷的态度时,其实已经倒逼着我们搞这些“骚操作”,但红线我们坚持是不踩的,这是准绳!
1楼 西安平儿
所以企业上管理有时候也要“黑白通吃”,能应用法律手段的时候,放开了用;用不了的时候来点“黑手段”也不是不可以,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吉雷
@西安平儿:管理无定式!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不必过度纠缠于具体的工作方法!